虎门之战,关天培守卫的大清最强炮台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说明清朝开战必败,琦善据实陈奏的军情打不过,道光不但不信,认为这些都是“要挟”他的“妄言”,不但撤职了琦善,更封住了其他人的最,不但不许打败,而且不许言败。于是广州到北京上演了一个滑稽的骗局。

广州知府余保纯
1841年3月5日,广州当地像盼救星一样盼到了参赞大臣杨芳。广东当时什么形势?3月3日英军已经打到广东数公里的地方,整个广州城危如累卵。琦善不顾道光皇帝的圣怒,居然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派出广州知府余保纯去见义律,要求停战,并且如同输光了的赌徒一样告诉义律,琦善即将被罢黜。义律提出了一个比之前的《善定事宜》更加苛刻的条款,赔款要求到1200万两,割地增加到尖沙咀(即九龙),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等。只给三天期限。就在3月5号这天,杨芳到了。
杨芳何许人也,让大家如此期待?翻看简历,确实战功显赫,他是贵州松桃人,15岁从军,55年军旅生涯,身经百战,参加平定川楚白莲教,平定河南天理教,远征新疆张格尔,生擒张格尔,献俘北京。道光皇帝给他颁发了一大堆奖励:三等果勇侯;御前侍卫;加太子太保;绘像紫光阁;赏赐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赐其子为举人等等。
1841年71岁的杨芳在2月接到任命,南下广州,道光皇帝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杨芳和很多天朝大吏一样,对新的对手完全是陌生的。
杨芳前脚刚到,义律的停战日期已到,攻陷猎德、二沙尾两座炮台,距离广州只有3公里,当日义律主动要求停战,清朝派出余保纯和谈。这个很可能是杨芳上任的第一项决定。义律条件还是没有满足,但是义律还是停了几天,根据一些私家记载,杨芳这些天也没干什么正经事,买西洋表,嫖娼,甚至购买马桶御炮。认为英国人的武器都是邪术,需要用最不洁的女人的溺器对付。
根据林则徐日记的记载,两个人14天时间见了8面,后面杨芳甚至住到了林则徐寓所,住了8天。他安排了一些布防,其中有些木桶不知道是不是民间传说的马桶。中间给美国商船发放入港红牌,义律干脆封锁了广州城,既然英国人做不成生意,干脆大家都别做了。
义律在3月16日还不知道琦善已经被押送到了北京,派人举着白旗给琦善送信,结果杨芳带的江西守军也不知道白旗什么意思,在凤凰岗炮台发炮攻击,这件事情被吹嘘成了一场大的胜利。义律展开报复,连续攻克凤凰岗、永靖炮台、西炮台、海珠炮台和一座沙袋炮台,占领广州西南角的商馆,广州城东西两路全部暴露在英军炮火之下。
回顾广州这一轮战斗,东涌炮台1600名守军,加上林则徐购买的安炮34位的战舰甘米力号等40艘战舰,打败,总兵祥福以下446人阵亡;二沙尾、猎德一带守军坐视不管英军拆除河道障碍,刚一接战就大败;凤凰岗1000守军,毫无作为;大黄窖炮台守军将领居然开战前一天:你也不要放炮,我也不要放炮,说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没有炮弹的炮,给皇帝留面子,然后走掉。
历时20天的广州内河战斗,英军共摧毁清军大小炮台、军营十余座,击毁各种战船数十艘,缴获大小火炮共计约400位,以上战斗英军仅仅使用了几艘轻型战舰,死亡人数8人左右。后面的西江水道战斗更夸张,英军像吃野餐一样,3艘英国轻型战船从澳门西侧西江水道打垮了6座炮台,击毁9艘清军战舰,摧毁100门清军大炮,3天时间打到了虎门之后的莲花山。
果勇侯杨芳用两个礼拜时间才明白过来,原来根本就打不过啊!
英国在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广州的时候反而三次要求停战谈判,这是为什么?主要是义律不想因为战争吓跑广州的富商,对于英国商人来说,这两年在茶叶和丝绸方面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广州的商人都跑了,那么即使军事胜利了,英国和谁通商呢?义律得知琦善被撤职,知道缔约在广州不可能,计划北上,因此在广州要求能通商就可以。
危城之下的杨芳答应了英军的和谈照会,问题是他是负责军事战争的指挥官,无权和谈,但是他还是违背圣意做了这个事情。1841年义律拿出了措辞强硬的停战协定,杨芳、怡良、林则徐三巨头商量以后屈服了,他们真的害怕义律进攻广州,林则徐更是在3月1日就将家眷送走了。
和琦善相比,杨芳违旨不知严重多少倍,琦善主张抚,但是始终不肯和英国人签约,杨芳负责打,却和敌人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两个人的结局是天差地别,其中的奥秘就是如何上奏。
1941年3月6日,杨芳刚到广州,不谈三个炮台失守,仅仅虚笔提英军离广东十余里游弋,然后大谈自己如何布防。3月2日谎报什么杀敌446人,未能进剿是怕敌人逃窜。道光大为高兴,他一直担心清军陆地占有所谓的“优势”,打败了英军让他们跑到海上,战争持续拖延,希望能在陆地全歼。4月2日
道光果然收到了杨芳把英军打白旗的小船击退的捷报,杨芳后面的奏报也是如此,完全不提广州内河各处失守的事实,反而谎称英军因为自己严密防守而撤出,完全没有提自己派人和义律和谈,反而忽悠道光同意通商,把既成事实变成尚待请旨。
资质平平的道光也看不出门道,但是杨芳4月3日又试探通商事宜,道光勃然大怒,严厉谴责这种建议,给了一个杨芳“革职留任”的处分,比起他一生受过的那些处分,简直不值一提。一代名将果勇侯在忽悠道光的问题上比他对阵英军那是果勇得多了。
当然后面比他更大的忽悠来了,钦差大臣亦山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