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所谓正义战胜邪恶,一部纯粹由一群恶人组成的电影似乎并不多见。昆汀·塔伦蒂诺没有像《杀死比尔》那样不加节制的宣泄暴力,他选择用前面两个小时的剧情不停的为你铺叙最后一段的血浆四溅,看似前面不太明白的人物关系瞬间明朗,并给出了合理化的解释,在他擅长的非线性叙事中给了我们出人意料的解决。
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的美国,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种族之间的隔绝与歧视却没有那么快消散。在冰天雪地的怀俄明州山谷里面,一位赏金猎人,绰号“绞刑者"约翰·鲁斯带着抓获的价值一万美金的黑帮女头子黛西·多摩格赶往红石镇请赏,路上碰到两位不速之客搭车:一个黑人赏金猎人马奎斯·沃伦和红岩镇新的治安官的克里斯·马尼克斯。
暴风雪让一行人不得不投宿到一个前方熟悉的客栈,这里早已经是杀机四伏,等待劫持女匪徒的黑帮分子埋伏在这里。八个恶人凑到一个房间,最狠最凶最恶的人胜出,这就是昆汀打造的“游戏规则”。电影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话痨式的对白,但是仔细品味起来又很有意思,约翰·鲁斯似乎机警又单纯,对马奎斯·沃伦那林肯的信深信不疑,直到餐桌上被人揭穿是骗他的瞬间对自己被骗感到生气,黛西·多摩格很容易被当成女人而轻视,而最终只有这个女人能激发起所有人的恶,一路不停欠揍的脸。电影中这样精彩的桥段还有很多,狭小的房间内,极具人物张力的组合,防范、警惕、埋伏、设计、最终拆穿后大打出手,整个故事让你到后面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也是昆汀式的叙事特色。
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面固然是恶与狠的争斗,但是昆汀显然明显有对社会历史背景的指涉,美国历史悠久的种族歧视与矛盾。拿起枪的白人世界是黑人的地狱,而片尾处最后读起的亚伯拉罕·林肯那封似真似假的信里面所传达的信念还是点题之笔,一个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奋斗的美国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