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茶,这个词概括千利休的人生再合适不过。我并不精于茶道,但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兴趣,略读到有关日本茶道的文字,那种静和禅祥之美,剃去浮躁,蕴含着日本文化对茶文化的独特解读,而也是在阅读的时候知道了千利休的名字,日本茶道的鼻祖级人物,这样的地位,如同王羲之之于中国书法。
我在按图索骥的查询千利休的资料的时候,发现这张熟悉的海报原来拍摄的电影《寻访千利休》就是讲述这位日本茶圣一生的故事。
历史真实的千利休因为精通茶道,名动东瀛,他先后做过两位日本枭雄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的“茶头”,前者推崇了他,后者最终要了他的命。公元1591年4月21日千利休这位茶道大师竟然被他侍奉十年的丰臣秀吉勒令剖腹自杀,具体自杀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云,不过权力与艺术之美的纠葛埋下的历史恩怨与悲剧却也不少,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样的故事展开了艺术想象。
《寻访千利休》用一段段的闪回开始回顾利休的一生,从大雨之夜,丰臣秀吉派兵包围他的寓所,勒令自杀开始,我们看到一代茶道大师何以走到如此地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对于握有绝对权力的织田信长而言,虽有兵吞天下之志,却知道美并非权力想有就有,他看到利休献上的水中景,淡然之中有天地之妙,洒下黄金以示嘉许。他问利休何为美,利休在强权者的面前也是泰然答出:审美之义,由我决定。也是这样的性格,再遇上另一位枭雄以后埋下了他的悲剧。
本能寺之变让织田信长的皇图霸业戛然而止,也给了丰臣秀吉意外上位的机会。比起贵族世家的织田,出身寒微的丰臣秀吉在影片中处于一种高高在上又极度自卑的矛盾之中,利休点拨过他,也救过他,但是他对美的值守让自卑感超强,想要证明自己的织田信长处处显得粗鄙,天下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又怎能允许一个茶人岿然不动。大一统的秩序下,中国的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丰臣秀吉杀一个茶人又算的了什么。
但是文化的魅力就是这样,身死神不灭,千利休的茶道比起丰臣秀吉的江山要流传得久远,就像亡国之君李后主的诗词比赵匡胤的江山久远,权力有权力的骄横,艺术有艺术的魅力。
电影交代了利休的两段感情脉络,初恋高丽女孩儿的美好与不幸,转瞬而逝的恋情,让他把所有的遗憾与向往都专注于茶道世界,对美的追求,结发妻子的相濡以沫,是陪伴与守护,冲淡评和的日子有知心人相知相守。徒弟也好、爱女也好、利休自己也好,生命虽然柔弱,但是也绝不像权贵低头,唯一敬畏的就是美好的东西。
这部关于千利休故事的电影,镜头非常唯美,拍出茶水之间的那份诗意,叙事节奏顺序,后半段交代人物初恋,性格挑脱比较大,浮浪与高雅之间不是很协调,也是电影中白璧微瑕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