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典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标签:
世界上亲身经历把戏伤疤行为娱乐 |
分类: 天堂电影院 |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间存在过,
她们永远年轻,而你老了。
---------童道明
苏联的电影是一代中国人的情结,尤其是苏联的战争电影,在诸多宏大的史诗的叙事中,有一部描写静悄悄的战争的影片至今仍然很多人的钟爱,这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又60多年了,世界变化了许多,但描写那场战争的文学与作品依然动人,抚平了战争的疼痛,可依然留下深刻的伤疤。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是一部战争中孕育出的,战后写作,拍摄成电影的伟大作品。
1969年,苏德战争结束24周年之际,雹里斯.瓦西里耶夫在苏联<青春>杂志上发表了这部中篇小说,取得巨大的成功.1972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为作家带来了世界性声誉.1975年瓦西里耶夫获得了苏联国家奖.
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作家的名字仍然陌生,但对于小说及其同名电影早已广为熟知.
在王金陵先生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序言中,王先生曾引用卡尔梅克诗人古里丁诺夫的一句话评价作家:"世界上有些作家,颇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但很少有人读过他的作品.这样的作家是可悲的!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一些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作者.这样的作家是幸福的!你,雹里斯.瓦西里耶夫,就是这样的作家!你值得骄傲!"
的确,不能打动你的作品再经典也没有什么意义.
"战争让女人走开."女性作为美的象征却被战火毁灭,这就是悲剧.瓦西里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了作品,他将男兵改成了女兵,更增加了作品的悲剧意义.五位美丽善良,甚至有些孩子气的女孩在与德国法西斯勇敢的战斗中牺牲,另人惋惜,也突现战争的可憎.
正如瓦西里所说:"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
小说和电影成功的塑造了几位战士的性格,也真切的表现出了战争对美的残酷暴行.导演采用了多组黑白与彩色画面相互交替的镜头,彩色的闪回带人回到战前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黑白的现实展现战争的残酷,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影片获1972年全苏电影节大奖,1972年威尼斯电影节纪念奖,1975年苏联国家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