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国文化中“破坏的合理性”

(2012-10-14 11:29:53)
标签:

俄国

倒转“红轮”

旧世界

马基雅维利

合理性

分类: 笔扫天下
  我读金雁老师的《倒转“红轮”》中第248页关于俄国文化“破坏的合理性”这部分让我觉得很深刻:
  

  “俄国文化中重体验不重理论的特点,使得革命者具有‘实践的世界观’。既然现实是‘丑恶’的,‘真理’来自底层,革命在现实中的表达顺序:对旧世界的‘恨’,先要表现为‘自责’与‘赎罪’,其次表现为‘人民崇拜’、‘苦难崇拜’,最后达到走向破坏现实。可以看出:对‘人民的爱’可以转换成对‘个人的恨’;建立天堂可以转换成破坏现实;利他精神可以转换成战斗激情;禁欲的个人实践可以转换成强制普及的普遍价值;大公无私的献身和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利行为都可以是相通的。这种转换还有一种崇高感,还有俄国特色的思想性和道德性的外衣包裹。这是俄国知识分子行为的推理链条,它可能在逻辑上缺乏根据,在心理上确实紧紧衔接的。”

 这就是俄国的逻辑,这种破坏的合理性的逻辑衍生到后来的苏联王朝,再衍生到中国都有相似性,自我批判,忆苦思甜,崇拜人民,搞死个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