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神父、妓女与南京大屠杀——张艺谋《金陵十三钗》

标签:
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娱乐 |
分类: 天堂电影院 |

从《英雄》开始,经过《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三枪》,张艺谋的作品表现得愈发恶俗,当《金陵十三钗》出现的时候,看到影片宣传方高调的票房共识,以及床戏方面的炒作,奥斯卡的雄心,直觉得很反感,南京大屠杀在缺乏对苦难反省和积淀的当下中国,再度成为廉价爱国主义的鞋垫。
一个二流子一样的美国“入殓师”,成了假神父,战争之中不忘吃妓女豆腐的角色,神迹般的完成了救赎,这个貌似基督教背景的救赎故事似乎是为奥斯卡那一方的观众量身定做的。电影中不恰当的,却又有意为之的妓女裹胸的镜头,与神父的床戏,那扭捏的腰肢与华丽的旗袍,在大屠杀的南京城就这样被铺开,那旷古绝今的一场浩劫被铺陈得如此香艳。
一群妓女,她们继承了民族精神中最精华的一面,她们勇敢的替换了女学生,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贞操,换来了民族精神的操守,性工作者在现实中的尴尬,在电影中被张艺谋以一种“义妓”的精神喷张的扒开,一个民族国耻般的南京城因为妓女的这种精神有显得浩气长存。电影用一个小女孩儿的第一人称视角,带领着观众去观察,她从最初的对妓女那些鄙俗细节的反感,到最后对伟大的秦淮名妓侠义精神的赞叹,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无所不在的神奇魅力,而假神父的形象,则让西方观众看到了伟大的基督救赎精神,张艺谋用这样一种精当的涉及来同时讨好东西方两边的观众。
历史留给了中国一个惨痛的南京大屠杀,中国的电影只是用一次有一次的肤浅来消费它的苦难。国难财也可以这样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