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拉开了中国微电影一个热潮,那时80后的感时怀旧之作,昨晚看了这部《青春期》,是90后的青春立言。这代孩子经常被用“脑残”来形容,每次听到的时候,让我想起80后刚起来的时候,曾经也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想想那些已经成为老朽的50后、60后和70后,他们的青春似乎更加狗血,彻底洗脑后的脑残,斗死自己的老师,被时代利用又轻易被时代抛弃。而当今社会的乌烟瘴气和这几大人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却夹起尾巴,靠着掌握的话语权,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整天教训年轻人。
80后和90后的青春期差别有多大,不是BP机和手机、互联网的差别,是这个社会更加的离谱和癫狂。电影中偷情猥琐的虚伪老师,和现实生活中满口仁义道德,教师节贪婪收礼的人民教师有什么区别?成年人空洞的说教,言行不一的虚伪,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让下一代相信个鬼?
围绕90后的一些事件:中学生的暴力、堕胎、援交、······所有的背后该责怪谁?我想起电影中那两个孩子天桥上的一段对话:理想早就戒了,但是女孩儿还是想当一个幼儿园老师,和小孩在一起,一种拒绝向这个污浊世界长大的渴望,至于男孩理解的,和这个傻逼世界,你根本谈不上它理解你或者你和它沟通。他们有他们的相信,他们选择放弃的是上一代虚伪的加给他们的责任。
晚上的时候,我和我大学一位老师聊起这部电影,他现在教的学生也是90后了,我们两个都理解这代孩子更加激烈的反叛,我们心里真切一致的认为,中国当代的教育一无是处,狗屎不如。
我挺喜欢这部电影,倒不是说艺术手段或者思想的深刻,因为我觉得真诚的呈现一种堕落也比虚伪的描绘一种说教要好得多得多!总而言之,这个遭烂的教育体制就这么遭烂的培养,一代人还是长起来了,90后拿出了自己的青春立言,要不了多久,该看00后的了,看看到时候,这些老朽狗血淋头的又是什么样的语言暴力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