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的认识论

(2011-05-27 12:47:00)
标签:

庄子

哲学

认识论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庄子哲学思想的认识论也是要论证这个独立自足、绝对自由的无限人格本体。庄子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可知论,都是为了指明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变化,包括所谓的有无、大小、是非等等,都是有限的、局部的、不确定的和无意义的,不必执着的去探究,得到了只是徒劳。因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体”,本是一个混沌、完全、齐备的整体(“道”、“一”、“全”),如果硬要分出来有无、是非、大小来认识,弄出种种区别,就会失去了那真实的本体存在。“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各种只是都是局部的、相对的、有限的和不真实的,真实的“知”,正是“知止其所不知”。它不能用语言、概念、逻辑、判断来把握,只能靠直接的体验才能达到。“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总之,庄子哲学无论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都要求人们仿效自然事物,既无只是又无愿望,任凭那无意识无目的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自然运行,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合乎“道”。

  一切人为,一切人为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思虑、打算,都是对“道”的损伤。“道”是“天”,是“一”,是“全”,是“混沌”整体;“人”是“偏”,是“亏”,是“分”,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