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兼爱,是我们介绍过的墨家思想的两大特征,第三个核心的思想观点就是“天志”与“明鬼”。
问题是,为什么以物质现实功利为基础的墨家思想,还要强调“天”、“鬼”来统治人世呢?
李泽厚先生仍以小生产者的生产特质加以考察:小生产者需要一种信仰的力量来超越自己狭隘的经验范围,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小生产者自身的狭隘,归纳总结不出更博大的视野、比较科学的世界观。传统宗教意识也更容易存留在这些见闻有限、闭塞落后的小生产者心理和观念中,经常成为传统习惯势力的顽强保存者。从小生产者存在的生产环境和地位,从社会意识方面,他们都易于产生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人格神作为最高主宰的幻想。“兼相爱,交相利”、“赖其力者生”等等原则和政治理想,必须依靠存在建立这样一个绝对服从和信仰的基石、动力和标准,才有可能实行。
墨子的社会政治原则立足现实功利,不是近代的契约论,而是来自于天,是“天志”、“天意”。参见《墨子·天志》
小生产者总是把自己的意愿折射到天上,希望有一个公平正直的主宰来统治世界和制约贵族,自己也匍匐在这个主宰面前。墨家的“强力”、“兼爱”思想没有引申出近代的个人主义,反而需要一个宗教人格神来颁布执行。
儒家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墨家是确定自己的法度、行政、制度以及善恶,必须依靠上帝鬼神,李泽厚先生认为从这点上来说墨家更落后,但是这点我并不这么认为。这种强调外在他律的朴素宗教思想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是非常特别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