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IIT
(2011-01-23 13:50:36)
标签:
南方周末理工性别比例规章制度自我意识杂谈 |
分类: 四季闲情 |
奇怪的IIT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2011-01-20 10:54:01 来源:南方周末
修道士般的体制
教授们在每次印度理工的文化节和集会结束之后都必须举行小测验或随堂测试,以尽快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业上来,不允许偏离和忽视教学方面的追求;女生在与男生交流时应该严格遵守行为准则,任何与男生的“长时间肢体接触”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女生宿舍与男生宿舍之间保持着尽可能远的距离;学院规定早上9点之后停止对宿舍的供水,学生们害怕就这么邋遢地度过一天,所以这一规定可以促使他们按时起床,然后准时去上课。
这些规章制度造就了这样的印度理工校友:他们巧妙地利用这一体制,游离在各个规章制度的“灰色地带”,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失调的性别比例
在印度理工,一届四百名学生中,女生可能只有十来名。男生之间的竞争也就可想而知。
性别比例的大大失衡对印度理工的男生和女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印度理工的男生都承认,在毕业的很多年后,与女性交往时仍感觉有些不太自然,主要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许多印度理工的女生在其学生生涯中被众多男生追捧,导致她们的自我意识膨胀,可一旦出了校园,这种自我意识又往往很容易受挫。
造成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与印度文化的特征有关,女性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她们没有进入印度理工所必需的那种竞争精神。很少有父母会支持女孩子报考印度理工。而对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当一个男孩子到了10岁、11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他灌输一定要考入印度理工的信念,给这些孩子们身上施加沉重的压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