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亡沉思录(1)向死而生的思考

(2010-12-23 03:07:46)
标签:

死亡

沉思录

杂谈

分类: 四季闲情

“死亡的声势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怖。”

                                ——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剧作家塞内加

                      (公元前4——65年)

 

“因为罪的代价乃是死。”

——《圣经·新约·罗马书》

 

 

  听了两节耶鲁大学雪莱教授的《死亡》为主题的哲学课了,很受启发。翻开培根的《论死亡》,也想重新感受一下生命指向的这个阶段。

  儿童时代第一次接触到死亡的概念就是恐惧也焦虑,实际上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从没有消失,只是在成长中被暂时的掩埋,然而这种感受时不时的还在,并且随着岁月的加深,愈加会让人思考一下,面向必然的人生结局——死亡,我们究竟读过怎样的一生?

  死亡之谜究竟是什么?雪莱教授问到:“肉体的消亡,是否有灵魂还继续存在?存在多久?又在哪?”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死亡只是灵魂与肉体的一次分离,你相信灵魂吗?我开始相信,真的只是把生命理解成一个肉体按照分子细胞组合而成的躯壳吗?

 

  死亡为什么让人感到可怕?培根在《论死亡》里面相当肯定的说:“死亡经历的苦痛比一肢受刑要轻松百倍,因为最致命的部位未必最敏感。”正常自然的死亡过程也许是这样,罗马的塞内加因为那些亲朋哭泣、黑衣黑幔、丧葬仪式等等因素让人对自然地死亡感到怵目惊心的恐怖。真的如此吗?

  世界上最大的权柄是掌握人的生死,神能?邪恶的撒旦也能?人改变不了生的环境就只能在人世上拼命地适应,其实只有你的心找到唯一正道的归依,你才能超越生死,其实只有从内心到外在行为都能真正战胜死亡的人才真能改变世界。也许这就是死亡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