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

(2010-12-08 02:39:18)
标签:

孔子

实践理性

思想体系

中国思想是论

李泽厚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礼”是孔子思想所围绕的核心,但是“礼”并非孔子所创立的,他只是因袭了周公,真正体现出孔子思想体系独创性的是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几乎所有研究孔子的人都承认,“仁”是孔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但是却有很难说清楚“仁”到底是什么内涵。

  在孔夫子的《论语》里面,关于仁字出现的频率多大百次以上,但是其含义宽泛而多变,后世对仁的理解也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解读,有的分歧还相当严重。孔子本人在强调“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的时候也显得含义完全不同。

 

  李泽厚先生提出从整体模式上把握孔子仁学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影响重大。李泽厚先生认为构成孔子仁学思想模式和结构的有四个因素,分别是:(1)血缘基础,(2)心理原则,(3)人道主义,(4)个体人格。这个学说的政体特征是(5)实践理性。

  所谓实践理性是西方思想家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他认为人的理性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认识功能,一种是意志功能,前者叫理论理性,后者叫实践理性。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实践理性的法则是道德法则。以此来看,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属于按照道德法则运行的实践理性。

 

  关于李泽厚的《中国思想是论》的读书笔记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