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翱“性善情恶”的人性论

(2010-12-07 00:56:47)
标签:

李翱

基督教

人性论

性本善

佛教思想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韩愈的人性论,区分了“性”“情”,然后又在“性”“情”一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三品说。

  同时代的思想家李翱不同意韩愈这种观点,他提出了“性善情恶”的观点,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将儒家孟子的性善论与佛教思想中的情恶论结合到了一起。

  李翱认为一个人是性本善,但是性本善的人后天容易为情所惑,恶是情动的结果。性的本质是静,情的本质是动,因此要恢复本性的方法就是,一个人要努力修为,让自己从动而惑的情返归到经而觉的善的本性。在李翱的思想中,静或动即使善与恶的行为前提也是评价善恶的标准。

  在道德伦理层面,李翱主张超越动静的实质就是一个人要祛除欲望,这样儒家的寡欲与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结合到了一起。

 

  这里我也要多说一句,欲望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绝大多数的宗教功能都表现出人如何制欲,很多宗教选择的方式是出世的禁欲,基督教新教改革以后则表现出少见的入世制欲,这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更为入世的一个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