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2010-11-08 02:49:53)
标签:

电影

奥斯卡

英国

阿拉伯

劳伦斯

娱乐

分类: 天堂电影院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终于看完了这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年力挫超豪华阵容的电影《最长的一天》和翻拍的影片《叛舰喋血记》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乐七项奥斯卡奖。这是一部史诗级别的史诗,20世界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在埃及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我在搜集眼看一切和埃及有关的电影,找寻我所熟悉的场景,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唯美镜头下的埃及,那对我来说不是陌生的。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苏伊士运河,我就住在这条河的边上,推开窗子就是亚细亚,这河水就是我门前的一条小溪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看出来了,远处的萨拉丁城堡,周围的建筑和现在的开罗没什么太大的变换,我曾经就坐在爱滋哈尔公园里面开斋,欣赏着萨拉丁城堡的夜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埃及街头顶着大饼的行人们是我在埃及再熟悉不过的景象了。


我在搜集一切和埃及有关的影片,《变形金刚2》、《木乃伊》、《尼罗河上的惨案》都有不同侧面的埃及,而这部《阿拉伯的劳伦斯》也更切合我的生活体验。如同我们记住切·格瓦拉这个理想主义的化身的时候,我们也该记住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个真实存在过的浪漫主义者。

 

电影的开始是一场车祸,车祸去世的主人公葬礼上引起人们对他丰功伟绩的追述,我国的历史教育中对这位在英美世界脍炙人口的人物并不了解,我也是通过这部电影后的查询才知道对近现代阿拉伯世界主要政治格局有过这样一个英国人,起到过这么重大的影响。关于真实的劳伦斯的具体事迹,参见前一篇文章的记述。

整个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现代社会现实生活中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物,他却在沙漠的世界中如鱼得水,成长为一位具有超凡领导魅力的超级浪漫主义英雄,后半部分,我们又一次看到英雄被政客们的无耻出卖,如同《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圣女贞德等人物,有着英雄悲惨凄凉的落幕。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我去过埃及的鲸鱼骨,看过这么优美令人惊叹的沙漠景象,这部电影不愧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电影中好多镜头的构图真的太让人惊叹了。电影的摄影师是弗雷迪·扬。他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摄影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时报》杂志曾经评论道:“一次又一次地,宽银幕的巨大的长方形画框就像一个极大的熔炉的门那样敞开着,观众全神贯注盯住纯净的金子般的沙子熔化的闪光,盯住空旷、灿烂的无垠苍茫,就好象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样。”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劳伦斯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是家喻户晓的,中国观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会觉得开始有些不好理解,主要是不了解历史和时代背景,所以在上一篇介绍劳伦斯的真实生活经历外,我们再转一点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介绍。《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与土耳其结盟,近东地区也成为战场,忙于欧战的英国人无暇从欧洲增兵埃及,一位熟悉阿拉伯世界的传奇英雄此刻降临了。

“影片对劳伦斯的早年生活一笔带过,也没有表现他到阿拉伯冒险之后所选择的默默无闻的生活。影片一开始便是他的死亡:1935年他在英国某乡村小道上驾驶摩托车,随后,画面跳到在圣保罗天主教堂举行的追悼弥撒,出席的有认识他的各界知名人士,其中有杰克逊·本特利,他同别人议论时出现了闪回。 
    这是1916年,劳伦斯中尉是在开罗英军司令部服役的一名不修边幅、全无献身的战士,他对沙漠的热爱和对阿拉伯事务的丰富知识引起了阿拉伯司司长的注意,他准备派他作为密使到菲塞尔王子那里,想方设法缓和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倾轧。途中他遇见谢里夫·艾力,他成为劳伦斯在联合阿拉伯部落的事业中的一个强大的同盟者。菲塞尔同意把他的部队并入英军,但他和其余的人都认为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不会联合。劳伦斯促成了奇迹。他鼓动阿拉伯人艰苦跋涉越过尼福德沙漠,用一支小型游击队的力量到亚喀巴港抓捕土耳其驻军。胜利使他成为英雄,本特利对他广为宣扬。 
    劳伦斯终于被土耳其人俘虏,受到一名土耳其省长的残酷折磨。影片在此明显地暗示了兽奸和劳伦斯有同性恋倾向。同时也提到了他出于需要而枪杀了一个自己人后,发现自己喜欢杀人。当他带领队伍袭击土耳其沙漠中的一支军队,野蛮地参与杀绝所有土耳其人时,这种感觉变得强烈起来了。劳伦斯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状况是病态的,但在当地英国指挥官艾伦比上将的催促下,他同意率领他的忠诚的阿拉伯士兵到大马士革建立一个部落委员会,以统治那个城市。可是古老的部落之间的积怨太深,难于调解,劳伦斯知道他所报的使阿拉伯人长久地相互了解的希望已经破灭,他接受了艾伦比上将授予的上校军衔。艾伦比同意官方的观点,认为劳伦斯已经不起作用,劳伦斯便回英国去。他向艾伦比和菲塞尔交代情况,后者来此是为了签定一项英——阿临时协议,不出劳伦斯所料,它注定失败了。阿拉伯人把他当作英雄崇拜,他却怀着惭愧的悲痛心情离去。 ”(此段摘自银海网)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部惊人而空前绝后的史诗。

  ——《芝加哥论坛》

  时至今日,《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过时之处只体现在化妆方面。

  ——《华盛顿邮报

  在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如果想找到兼具信心与野心的导演的作品,大卫·里恩的电影是最佳代表。

  ——BBC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不朽传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在这部史诗作品中,除了看到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外,最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史诗般的人物,这个人物一定要挺立在人群中,他的形象是丰满的,用余光中先生对这不电影的评价中总结劳伦斯的一句话作为我们本篇帖子的结束。劳伦斯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他在沙漠中缓缓骑驼,也在文明里高速驶车。他的灵魂拥抱最单纯的自然,呼吸阿拉伯开阔的空间,同时也展望未来的世纪。他说:“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惟一主要的任务,是征服最后的一个元素,大气。”他是一个超人成就的军事家和战士,但同时也是探索灵魂的作家和翻译家。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冒险家之一,但同时又那样羞怯,内向,且患得患失。他的生命,繁复、矛盾胜过一千个人。他的灵魂究竟有多少窍呢﹖然则,一切伟大的灵魂不都是如此宏丽地充满了矛盾吗﹖

 

推荐各位朋友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