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恒武天皇改革--日本平安时代的开启

(2010-09-17 14:32:35)
标签:

平安时代

恒武天皇

日本

历史

杂谈

分类: 天下书屋

恒武天皇改革--日本平安时代的开启

平安神宫供奉着日本恒武天皇和孝明天皇

恒武天皇改革--日本平安时代的开启  

公元794年,日本五十代天皇恒武天皇(公元781年--806年在位)放弃了建造一般的长冈京,迁都平安京,以这一历史事件为标志,日本结束了奈良时代进入了平安时代。从这一时刻开始一直到镰仓幕府的建立,历时400年,这是日本古代社会最后一个历史阶段,是日本古代天皇政府的顶点,随后武士阶层开始崛起。

 

迁都平安京的大背景是日本的律令制度陷入了困境,藤原家族的藤原种继打败了专权的妖僧道镜取得了权力,积极推动天皇迁都,摆脱原来京城平成京内的守旧势力。此外,公元780年,日本东北部政治不稳,虾夷(阿伊努人),迁都为了随时方便镇压可能的叛乱。平安京本身处于东西水路要道,适合建都。

 

迁都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公元785年,迁都的核心人物藤原种继就被暗杀,恒武天皇对大伴氏,佐伯氏,丹治比氏等阴谋分子进行了严惩。日本的政局依旧不稳定,皇太子早良亲王被废,接下来就是歉收和瘟疫,征讨东北叛乱的军队也吃了败仗。在这种背景下恒武天皇于公元792年进行了兵制改革。

 

由于日本传统的公地公民制在瓦解,公民兵制已行不通,延历11年(公元792年)桓武天皇乃废除边境以外各地的征兵制,而代之以从郡司子弟和富裕者中招募的"健儿制".桓武朝改革使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徭役负担相对地有所减轻,奴婢逐步得到解放,这应视为班田农民和奴隶长期以来进行各种形式斗争的另一成果.

 

在政治方面,恒武天皇于公元786年制定国郡司考绩条例16条,用以考核地方官吏政绩,打击贪官污吏.延历16年(公元797年)新设勘解由使,责成其严格监督新任国司与前任的交接事宜,起到整饰地方官纪的作用.另外任用有才能者为郡司,突破谱第禁区,还大力裁减编外国司郡司.

 

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桓武天皇鉴于班田收授制度在其实施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乃将班授时间从6年一班改为12年一班.他还实行贷稻(出举稻)制和改革良贱制度,将出举稻的利率从50%降至30%;公元789年承认良贱之间通婚为合法,所生子女为"良民".良贱制度修改是从法律上取消奴隶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此基础上,10世纪初醍醐天皇统治时期(公元898年—公元929年)终于法律明定废除奴隶制

 

桓武朝的改革使封建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天皇制集权国家的权威得以保持.自公元789年起桓武天皇三次用兵东北虾夷地区,第三次时任命坂上田村麻吕(公元758年—公元811年)为征夷大将军.延历21年(公元802年)田村麻吕率军4万往征,确保了北上川中游胆泽之地,在此筑胆泽城置镇守府;803年又在胆泽城以北筑志波城,从而巩固了这个地区的封建统治.桓武天皇也曾向日本海方面出羽开拓疆土,势力达到能代川流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