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之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哲学
(2010-09-16 01:25:47)
标签:
中国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历史教科书中世纪教育 |
分类: 天下书屋 |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史部分给人一种印象,黑暗的中世纪似乎一无是处,文艺复兴是刺破黑暗的光明,而对于此后的宗教改革基本上处于符号化的理解阶段,中国绝大多数基层的历史老师是不了解这段历史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表现的要比中世纪时期更加混论,这种思想的混乱与当时出现的创新潮流是有关系的。思想需要时间来寻找出路。
17世纪,西方的实验科学开始逐渐成熟,精神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混乱代表着过渡时期是必不可少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重新发现,促进了一门以数学语言(公式、模型和推理)和数量概念(质量、力和加速度)为特点的科学形成了,不同以往,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演绎或是纯粹归纳的科学,这是一门假说--演绎的科学。
一般的方法论,推理方法是,从某些前提(公理)出发,借助某些演绎规则达到被证明的命题(定理)。这种形式的推理过程被称为演绎推理,典型的代表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演绎推理相反的是归纳推理:这种推理是把一个有限数量的某类场合来说为真的命题,运用到这种类型的所有场合。
例如,一个人观察一个村子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他所观察的是一个有限数,面对的还有一个无穷大,一旦发现别的地方有一只猫是黑色的,这个由归纳得到的结论就必然要被推翻,但是又完全不能确认,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无穷大。
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归纳推理突破了中世纪时期经院哲学的演绎式逻辑推理,演绎式推理,结论已经蕴含在前提的公理中了,所以对于当时寻求新知识并无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方法论上的突破,可以归纳出新知识。
在这场人类认识真理的方法论争论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位著名的,影响重大的理论家----佛朗西斯·培根。关于他的观点和理论贡献,我们下篇专题介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