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华丽的欺骗--娄烨《苏州河》

标签:
贾宏声周迅娄烨苏州河娱乐 |
分类: 天堂电影院 |
谨以此文悼念一下刚刚自杀的贾宏声。
今天天气闷热,估计有四十度,咖啡厅和朋友聚会回来,打开电脑看到了贾宏声跳楼自杀的消息,让我想起了《苏州河》那个死亡的结尾,当年我看电影的时候没看懂,娄烨为什么要安排那个死亡的结尾,为什么让男女主角一起死去?如今,电影外的男主角也从十四层跳下,结束了生命,我不想问太多为什么,你不是死的那一方,或说什么都行,好像黑木崖连续跳了十二头猪,头头都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我只是知道又一个生命选择主动离开这个世界,好像富士康跳下去的员工,不同的是,我们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留下的电影。
《苏州河》是娄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部电影,我大学时代看的,老爷子给讲解,那个死亡的结尾曾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到今天,对自杀我也没思考明白,某种意义上,活的意义也无从谈起。看《苏州河》的时候,还没去过上海,抱有对那个十里洋场的向往,影片中看到了纸醉金迷的上海还有这样一条脏兮兮的苏州河,多年后,毕业真去了上海,见到了苏州河,想起了电影中开篇的那段长镜头,两者都是一样的脏,好像没什么变幻,自古就是这么脏的一条河。
上海的纸醉金迷属于一群人的生活,上海脏兮兮的苏州河属于另一群人,这里面有马达、有玫瑰,还有影片中的“我”,那个“我”,拿着喷桶到处喷着广告,让我知道,城市中那么多的牛皮癣就是这样来的。
贾宏声饰演的马达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条脏兮兮的苏州河上帮人送货,有一天送货的对象是个少女,叫牡丹,周迅饰演。接送之间,让两个人日久生情,是日久生情还是都那么寂寞,爱情可以这样产生,但是欲望几多,马达为了钱绑架了牡丹,勒索钱更重要,牡丹跳下苏州河,自杀,死前的一句话是“我会变成美人鱼回来找你”。
马达后悔了,开始寻找,直到多年后碰到一个长得和牡丹一样的女孩儿叫美美,她在酒吧里面扮演美人鱼。是不是一个人,导演并不想交代清楚,怎么理解都好。后悔了能怎么样,爱情会继续吗,故事里面的“我”看着马达坐在自己的面前,和他的酒,抽他的烟,还振振有词的想搞他的女人,是不是很荒诞,本来生活中的贱民活得就悲哀,窒息的生活里面发生什么都有可能,怪诞的很平常。
你看影片中的镜头,脏兮兮的环境、高楼大厦混凝土,沉郁的色彩,逼仄的生存空间,压缩着人的生活和人的精神,牡丹的死亡是被伤害的决绝,爱要用生命去捍卫,把后悔留个你做个纪念,为这华丽的欺骗和不配爱和爱情的城市与社会。
某些时候你要承认,人和人有一样的地方,美美和牡丹不是长相一样,而是对爱情的理解感受相似,时代扼杀和夭折的是一样的美好,理想的爱情不属于这样怪诞的现实世界,对那些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生活的人,除了死还能怎么选择,捍卫了自己,脱离了现实,痛苦没办法永恒,爱的理想和完美定格成了永恒。
娄烨在这部《苏州河》里面进行了很多实验性的尝试,叙述、故事架构、人物关系组合、镜头表现,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纪实的镜头表现与艺术化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影片独具特色的张力。娄烨的电影一直有着很压抑的情感,在这个痛苦的时代,作为年轻的电影人是压抑的,游离在主流话语之外,欺行霸市的大制作影片,和招安后的第五代导演们,掌控着这项艺术的发言权,在这个过度下,每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都呈现出面对上一代的权威压抑,能熬到老不死的死掉,熬不住的也就先结束了自己。我们的身心都很分裂,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充满诱惑的,而在影片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大多数,又是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匮乏的,在充满矛盾的生命体中,我们如此绝望又一息尚存,直到今天,这种身心的分裂,与社会的分化同构的更严重过的发生,我们是一步一回头的怀旧,无限的依恋,从曾失去,也不曾拥有的美好,我们也一步又一步在现实的逼榨下退缩,总想压抑很沉沦,戏里戏外的人物,都走向了毁灭。
美人鱼是什么?安徒生童话中的浪漫,不过是这个金钱社会的玩偶,放在柜台里展览的活玩偶,有钱就可以消费的噱头。女孩儿纯洁如牡丹,天真浪漫的少女,美好纯真的幻想,最终堕入的不过是一场华丽的骗局,而更多类似的天真浪漫少女,不过是在天上人间的现实中选个能接受的价钱卖了自己。成熟的美美,延续着牡丹另一种状态的生活。
影片中那个始终处于观察的“我”,从未露脸,和那个深陷在生活泥淖感情漩涡中的马达,组合的是又一个人格分裂的整体,拒绝介入这个没意义的生活和不得不陷在这个生活,不过都是这个浮华的城市游魂,颓废的人生,颓败的日子,生死都没什么希望,也就没什么难以选择。
爱人不见了,我门是该去找寻,还是闭着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生活就这样了,我们是凑合着活,还是等待下一世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