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论

标签:
杯具杂谈 |
分类: 笔扫天下 |
“悲剧”的流行,大约是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之间,彼时一幅以“悲剧啊”为易中天教授配音的图片在各大论坛如喜剧般逗引着人们笑的神经。易中天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感叹了一句“悲剧啊”。结果该视频被截图,传到网上,随即成为无数网友的签名档。而后,“悲剧”被演化成“杯具”,在该词出现前,简历没通过筛选、笔试没通过、面试被拒,求职者感叹“被鄙视了”;如今,无论求职碰壁,还是加薪不成,升迁无望,抑或心情郁闷,感情受挫,皆用“杯具”一词来概括。有人来了这样一句华丽的话:“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餐具(惨剧)和洗具(喜剧)”。继而,网友的创造力再次爆发,“茶几论”衍生出一些“语录”,如: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杯具;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泪流满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装它的是餐具。而“杯具”代替“悲剧”成为年轻人常用的调侃词,似乎还是近几个月的事。无论形容考试失败、恋爱挫折还是工作压力大,还是表达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负面评价,“杯具”全都适用———上一个适用范围如此广泛的词,大概是“囧”。
与“囧”相似,“杯具”也带有自嘲的成分。而且,故意写成了错别字的“杯具”,看上去较之传统的“悲剧”似乎不那么深刻,其使用范围也得以扩大。如果说“我是一个悲剧”带着一种真实的绝望感,那么“我是一个杯具”就更多是一种玩笑。
摘自 互动百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