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谜:埃及金字塔(上)起源
标签:
古埃及历史起源演变旅游 |
分类: 天下书屋 |

中国人,选择了“金字塔”这个词来称呼古埃及的角锥体陵墓,汉字的“金”字的确与这个陵墓的外形很像。清朝初年,当时旅居我国的比利时传教士斐迪南•费尔比斯物(汉名南怀仁)在其中文著作《坤舆外纪》中,提到了埃及的金字塔;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九月初二《申报》发表了《记埃及国皮拉米事》一文,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大约在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期,无从考究是哪位绝顶聪明的中国人看其外型象汉字中的“金”字,突发灵感,把它命名为“金字塔”,这个充满中国韵味的名字一下子得到了公众的认同。有考证的是,1904年,康有为先生游历埃及后,在其所著写的《海程道经记》中第一次明确称之为“金字塔”。由于康有为在1893年引进并使用“science”为科学,这个名词的原因;加上“金字塔”三字正是在《海程道经记》中写到之后,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所以大多数人将金字塔此名词归功于康有为的发明。
“金字塔”古埃及人称为梅尔“mr”,其象形文是台座上的三角形图形,意为“上升的地方”,指的是国王与其父太阳神想会面而升向天空的地方。现代西方流行术语,英文Pyramid,法文、德文Pyramide等术语皆来源于古希腊语Pyramis,复数Pyramides,意为“小麦饼”。因为古希腊人经常食用一种三角形的面饼,所以,当他们看到这种三角形的大建筑物时,想到了他们的这种食物,而用这个词来称呼它。
埃及,尼罗河西岸,以古王国首都孟菲斯为中心,形成了一大片王家墓地,主要包括吉萨、萨卡拉、达赫舒尔、阿里安和阿布拉瓦西等地。截止到2002年5月报道,已经发现的金字塔有110座。
从阶梯金字塔开始,历经梅杜姆金字塔、弯曲金字塔、红色金字塔,金字塔建筑技术最终成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记住的伟大名字是斯尼弗鲁法老,古埃及第四王朝的奠基者,胡夫法老的父亲。他最终完成了对金字塔建筑技术的探索与成功,是当之无愧的金字塔之王。

胡夫的大金字塔是整个金字塔建筑的巅峰之作。原始高度146.5米,先损减为137.2米,倾斜角度51°51′。塔身共250层级,共用了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石材砌成,其中最大者15吨。全部石材总重量约570万吨。金字塔核心部分是石灰石,外部涂有图拉产的白石灰石,现在已经完全脱落了。
-
0(0%)
-
0(0%)
-
0(0%)
-
0(0%)
-
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