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阅读16--失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2010-01-31 23:17:31)
标签:
廉思蚁族大学生毕业失业聚居村杂谈 |
分类: 天下书屋 |
“蚁族”在强迫、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均高于正常成人值,显示“蚁族”心理状况呈现亚健康水平,心理问题不容乐观。”
我没有廉思那样把这些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群体的“精神病性因子”都调查一遍,不过通过接触交流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群体以上心理特征的,一种情感的压抑是长久的,情感的崩溃是突发的,深夜的聚居村中你时常能听到一两声歇斯底里的呐喊,嚷着自己活不下去了之类的,这种情绪是高压和挫败后一种无奈的宣泄方式。
中国高校近些年流行被就业,蚁族的许多人实际上早就被算作就业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尝试过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进而发现工作的收入、发展空间可能远不如自己当初的预想,因此生怕被工作套牢,同样现代资本家、官僚领导的行事作风也是令许多刚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非常不适应的,这里也包括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凭借关系安排到很多好的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蚁族》书中写道:“工作的频繁更换使他们长久保持在一种高唤醒水平状态,对各种学习信息及招聘信息的高需求导致他们对信息非常敏感,从而使他们有规律、强迫地关注某些问题,这可能成为强迫因子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这种强迫性因子的背后是蚁族在一个快速、高压力和低物质水平生活条件下的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在这个本来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就很不健全的国家,大学毕业失业群体几乎完全处于没有福利保障的地步,对疾病在内的等不可控因素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对于背后贫穷的家庭可能的任何风吹雨打也更没有应对能力,本身读大学的目的,很多家庭就是为了能改变自身社会地位,但是这条路走不通,反而重新逼上了更加贫困的道路上。
对于蚁族群体来说,父辈们的大锅饭时代他们是永远赶不上了,铁饭碗肯定也是没有了,奋斗好一点的到蜗居一族的房奴状况恐怕依旧痛苦伴随,因此从心态上来讲应该做好长期的应对社会的压力的思想准备。要坚强,适应漂泊和变化,同时不要放弃理想、不要放弃学习来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