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摆地摊的几点思考

标签:
海归博士后摆地摊旅游 |
分类: 笔扫天下 |
38岁的孙爱武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工专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半年前,他回国未找到工作,在北京海淀五道口一农贸市场摆地摊为生,靠煮土豆、红薯充饥。因无力抚养,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被未成年保护中心收容。
你在五道口这个地方住过就知道,这是一个外地打工者比较密集的聚集区,很多人在这里辛苦的讨生活,这里的街谈巷议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找个地摊吃几个烤串,那个小贩居然还是走过私(某著名走私大案)、坐过牢,女朋友花钱捞出来,在这里一边烤串一边不忘了关注天下大势,点评历史兴亡。很有意思。
今天在网络看到新闻,这里还有个海归博士后摆地摊。我看着照片在想,是不是自己曾经在哪里见过。仔细看了几篇关于这个海归博士摆地摊的新闻报道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中国现在的就业形势和失业形势确实很不好,而且短时间内恐怕也很难好转,从此前的本科生就业难一直在想更高学历蔓延,
第二、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找工作,对一个读书多年的学者来说,找到个事情做并不难,难的是这份工作除了能养活你还能给你思考研究的时间。
第三、实际招工作的经验证明,有本事有能力未必最重要,因为北京很多人都有本事、有能力,照样失业,有人际关系才最重要,很多岗位并不是要一个人有太强的能力,只是找个人每天坚持做就可以了。
第四、既然去了美国读书、学有所成就该先想办法在哪里发展,最起码暂时别回来,真等到了国家需要的时候再做钱学森也好。在美国,最起码摆地摊没有城管查、最低生活保障也比国内高。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种很崇高的理想,对于现实中国来说存在很多倒错的现象,学历越高的人生存能力可能越差,思想越独立越自由的人可能获得越痛苦。毕竟一个学者如果太多的经历花在生存层面,是很难搞学术的,也出不来学术成功,所有人不过是奔忙着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