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古斯丁的著作

标签:
圣奥古斯丁基督教哲学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杂谈 |
分类: 天下书屋 |
圣奥古斯丁留下了比前代很多哲学家更多的著作。他本身就是当时一位科班出身的专业的演讲家和修辞学家,一旦拿起笔来写作,作品质量可想而知。
奥古斯丁一生留下来的著作都是在公元386年他皈依基督教以后,到他公元430年辞世期间完成的。这些作品被分为三类:书、信和布道词。
公元386年,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以后,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投身思考和写作。这期间他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与家人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这期间他写的著作有《驳学园派》--批驳怀疑主义;《论音乐》----关注的是知识和知觉、《论意志的自由选择》----奥古斯丁早期的神正论思想;《公教和摩尼教的生活之道》----伦理问题,《教师论》----关于知识和语言理论。
公元396年,当奥古斯丁成为主教以后,他在给一个名叫辛普里西安(Simplician)的朋友写信时,提到了他思想的一个转变,就是从古典哲学模式转到了圣经、宗教的方向上。在这一年,他开始撰写一篇名叫“论基督教教义”的论文,发展了自己的伦理学思想。
公元401年,奥古斯丁发表了他一生最有名的一本书----《忏悔录》。这事西方文学历史上第一部重要的人物自传。这是一部深富性灵之美的作品,我们看到一个理性的头脑是如何艰辛的追寻信仰的历程。
公元410年,蛮族第一次洗劫罗马。此后不久,奥古斯丁写了他一生第二部重要的作品----《上帝之城》。这本书共22卷,历时12年创作完成,书中回应了蛮族入侵这一悲痛的历史事件,也提出了奥古斯丁的政治理论,用尘世之城的现实和天国之城的理想进行比较。
几乎在同一时间,奥古斯丁还完成了又一部重要著作《论三位一体》。这本书介绍心理学模式的三位一体论,把神的统一与人的统一作对比,以及神的三位格与人的三方面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