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三畏《评析李辉“质疑”文怀沙的方法》
(2009-08-08 00:19:43)
标签:
文怀沙李辉杂谈 |
分类: 天下书屋 |
关于李辉批文怀沙一事件,还是在海外听说的,那时候似乎借助媒体、网络几乎又造成了一起网络群体性事件。回来从别人帮助搜集的过去的旧文报纸中读到了何三畏在《南方周末》2009年5月28日发表的一篇题目的文章《评析李辉“质疑”文怀沙的方法》一文的观点,感觉还是很认同的。何三畏并没有参与争论关于李辉所谓揭露的一些问题,而是从其“质疑”的方法着手,给予了理性的思考。
“道德武器的确适合先发制人。它一经瞄准,就会百发百中,它在多大空间引发,就会引起多大的“围观”和“群殴”,成为多大的“群体性事件”,而一个人一旦被道德击中,就会一败涂地,没有辩护的余地,而胜者完胜,大义凛然。这次“大师的倒掉”(媒体用语)。不过是再次证明了这“道德效应”。”
“人类文明一般地反对在公共空间追查他人的隐私道德,无论是似是而非的或是真实确凿的追查。事实上,这样的追查对人际关系是破坏性的,更扯不上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
在中国这个国家,切切小心那些先扣帽子打到,特别是爱扣道德和政治帽子打到别人的批评者,“刀笔吏”。
前一篇:与阿里校长一起参访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