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
标签:
古希腊哲学享乐主义伊壁鸠鲁文化 |
分类: 天下书屋 |
伊壁鸠鲁,“Epicurean”这个词在今天是被用作贬义的,用来形容那些只顾追求享乐的人。但这位大哲学家最初的主张则并非如此。
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出生于爱琴海东部的萨摩斯岛。但是父母都是雅典人。他18岁的时候来到了雅典,在那里接受了两年的军事训练,并开始学习哲学,此后,去过小亚细亚,在那里受到了德谟克利特学派原子论观点的深刻影响。他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与阿如斯提普斯的(Aritippus)结合创立出一套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宗旨是追求一种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公元前307年,34岁的伊壁鸠鲁在雅典自立门户创立了一个学派,传说这个学派居于他的住房和庭院内,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且以景色宜人著称,因为被称为“花园学派”。这个学派接受妇女和奴隶,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寻常的一件事情。传说在这个学派的入口处有一个告示牌这样写道:“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强调人应该远离责任和社会活动。最大的善就是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快乐。他区分了积极快乐和消极快乐,并认为消极快乐具有优先地位。那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自我的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
公元前270年快乐一生的伊壁鸠鲁辞世,享年71岁。据记载,伊壁鸠鲁的著作多达300多卷,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和《论目的》等 。现存的只有3封书信和一些残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