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如血情难扣--《胭脂扣》2

标签:
胭脂扣客途秋恨妓女梅艳芳张国荣杂谈 |
分类: 天堂电影院 |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缪姓莲仙字,为忆多情妓女麦氏秋娟。见渠声色性情人赞羡,更兼才貌的确两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
青楼女子如花的一首《客途秋恨》打动了富家公子陈十二少,也牵引出了一段红尘孽缘。
《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其内容是叙述当时妓女们的生活与心境凄婉的情形,据说曲词委婉,且易於传唱。因而盛传一时。后来南海人叶瑞伯从清代道光年间重编《客途秋恨》为广东地水南音,一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到了20年代,编剧家黄少拔以这首名曲为故事线索,将男女主角附会为缪仙、麦秋娟,又将其他历史人物牵扯在一起,改编成粤剧《客途秋恨》。为发挥原来的名曲效应,他按剧情需要将原曲修改作为主题曲,仍然用南音来演唱。不料该剧由白驹荣首演之後,观众虽对於剧情反应冷淡,但主题曲《客途秋恨》却不胫而走,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曲。
关锦鹏在电影的开场用这样一首粤曲烘托,实际上歌词、也暗示着后来如花与陈十二少“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的命运。
“还记得我吗?”
“太近了,看不清楚”
人说“眼为欲苗,心为情种”,两个人的眼神一对,明眼人也就彼此明了。只是一曲凄婉的《客途秋痕》下的相逢却预示着一个并不会美好的结局。
同样的情场高手,同样习惯了逢场作戏,只是一番动情,免不了一番试探。
故意留下没关紧的房门,不需走进,也知道这位陈十二少还在耐心的等待。
如花没接陈十二少的桔子,两个人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实际上都暗藏玄机,彼此互相习惯性的挑战对方
十二少也没有接如花的烟局
第三次回来的如花,看到房门开着,以为十二少已经走了,神情上流露出一丝失望
同样是情场高手的十二少,怎会看不出姑娘的心思,所以懂得应对的策略
“凉风有信”似怒实喜的如花,也就是从动心的那一刹那,错付千般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