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

标签: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原子论杂谈 |
分类: 天下书屋 |
Democritus 可能生活在前460年--前370年,是比柏拉图稍长的同时代人。他是现在在保加利亚境内的色雷斯阿布德拉人。这是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生活的时代,正式公元前440年的希波战争结束没有多久,古希腊奴隶制度开始走向全面繁荣的伯利克里时代。
他从小师从波斯术士和星相家,长大后曾经到雅典学习哲学,到过埃及生活过五年,学习了几何学,研究过尼罗河的灌溉系统,到过巴比伦学习星相学。据说他还曾到过印度和埃塞俄比亚。这样的人生经历是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在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曾经担任过这里的地方官员,但一直没有放弃对哲学的孜孜追求。
在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中德谟克利特是被画在台阶上那位衣衫半裸的老人
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物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创立的对后世的物理学影响重大的“原子论”。
原子论最早的提出者可能是来自米利都的哲学家留基波,但是他的生平与著述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而德谟克利特则相对确定得多了。他的原子论在两千多年前肯定不是科学的观测,而是一种天才的哲学推测,却最终成功奠基了现代原子学。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的,它们在空虚中运动,仅受到机械方面的规定。纷繁复杂的世界被德谟克利特简化为一场巨大的“弹子游戏”。
虚空,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这时原子运动的条件。原子,希腊语atomos在物理上是不可分割的,所有原子都属于同一质料,但不同原子在形状大小方面不同,每个特定的原子在大小形状上是恒定的。有些原子可以轻易结合起来,有些则不容易结合,原子结合时,物体就形成,消散时物体就消解了。这个原子运动不是按照神的意志或者人的理性来决定的,完全是机械地运动的。希腊自然哲学到此发展出一个对实体和变化第一流的解释模型,并且被后来的物理学化学验证出惊人的相似。
原子论在文艺复兴之前,确切的说自然哲学崛起之前并不被认为如此的高明,毕竟德谟克利特谈论的原子不如其他哲学家谈论的水啊气啊让人们感受的更直接。
德谟克利特的理论透过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最终在道尔顿的手中形成了近代科学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但是对于像花的颜色和气味,人的嫉妒与愤慨存在解释上的困难。他进而提出了感官知觉理论,区分了感性和理性认识,设法解释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颜色、滋味和气味这些属性本身并不是原子所具有的,是一些物体都发射出一些居间的原子与我们的感官中的原子相遇产生的,这些属性是我们加上去的。问题是我们本身也是原子构成的,怎么能感知到原子都不具有的属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