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流放南俄

标签:
普希金高加索南俄文化 |
分类: 天下书屋 |
普希金----流放南俄
1820年4月中旬的一天,彼得堡的总督米洛多拉维奇召见了普希金,他直言相告自己已经接到沙皇的命令搜查并逮捕他。普希金此前已经将自己的诗稿焚毁,不过却又当着这位总督的面背写了出来,这种骑士风度赢得了米洛多拉维奇的欣赏,他转而向沙皇求情,不过被那些“反动”诗篇热闹的了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似乎执意要将诗人流放到西伯利亚。
在这一时刻,普希金以前皇村中学的校长恩格哈特、恰达耶夫的长官俄国近卫军司令瓦西里契克夫、老诗人卡拉姆辛等一些列要人的求情,沙皇才勉强同意将流放改为“调遣”,将普希金发配到南俄。在这些帮助普希金的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友谊,也可以看到俄罗斯社会背后有这样一种进步的力量。
5月4日,普希金的顶头上司,外交部长涅谢尔罗亲自接见普希金,告知他根据沙皇的命令,决定派他去南方移民委员会英佐夫将军处送一份公文,然后作为额外人员留在那里工作,知道另有调遣。5月18日,在他的“北国天堂”—皇村中学,普希金与来送别的好友们道别,在一位老仆人的陪伴下向南俄出发。别了,别了;别了彼得堡,横亘在未来的是一条完全未知的旅程,是年,我们的诗人21岁,青春时代的少年诗人,在挫折中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他必须学会面对人生这一次重大的挫折。
在这次漫长的流放旅程中普希金得了严重的疟疾,生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也许这正是沙皇希望发生的,然而也许是机缘的巧合,恰在此是普希金遇到了去高加索温泉疗养的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人,他们是彼得堡的旧相识。拉耶夫斯基一家的热情帮助使我们的诗人一天天的康复起来,将军一家还热情的邀请他一起去温泉疗养。
拉耶夫斯基将军侃侃而谈的军事故事给了他乐趣,将军的儿子骑兵大卫尼古拉思想激进,敢于批评时政,将军的四个性格不同的女儿都成了他这次旅行开心的伙伴,再加上高加索地区淳朴的民风,美好的景色,都开阔了普希金的视野,也让他从被流放的沮丧中重新恢复了生命的激情。在1820年9月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他表达了此时的感受:“我在高加索住了两个月,矿泉对我来说是很需要、很有益的…...我的朋友可惜你没有和我一起看到这雄伟的连绵不断的群山,它们那终年结冰的山峰在晴朗的早晨,从远处看上去像朵朵的彩云,五彩缤纷,一动不动……”在这样壮丽的美景下,普希金为自己的抒情童话诗《鲁德兰与柳德米拉》写下了最后精彩的结尾:
远离涅瓦河边的故乡,
现在我来到你的面前,
高加索的骄傲的山巅。
我登上群山巍峨的山顶,
在悬崖中间斜坡上立定。
心中翻腾种种无言的情感,
领略这荒野沉郁的大自然奇景;
……
离开高加索后,普希金随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来到了黑海之滨尤尔卓夫,在那里他不但写下了后来著名的诗篇《致大海》,也结实了“思想上的有一位君王”------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