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鼎盛----登王

标签:
古埃及第一王朝登王文化 |
分类: 天下书屋 |
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鼎盛----登王
第一王朝的第四位国王杰特死后,杰特王的妻子美丽奈特可能进行了简单的摄政,随着她自己孩子的长大,她再将权力交给他,而这个孩子就是古埃及第一王朝最杰出的一位统治者—登王(Den),在他的治理下古埃及第一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登王,又名乌吉姆(Udimu),可能是曼尼托记载的乌萨菲(Usafais),他是第一王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国王,大约有55年----60年的时间。对于登王统治时期的考古资料发现众多,但是对于这位杰出的国王的生平事迹我们还是了解甚少,在这些丰富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了解到他统治埃及时期的繁荣景象,登王领导了古埃及进入王朝时期以后第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改革的许多成果和措施一直延续到古埃及文明的末期。
这位雄心勃勃的国王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内政上,其重点首先是巩固和加强王权,他是第一个采用“树蜂衔”的古埃及国王,树是指“苏特树”,它是上埃及的一种特产,也一直作为上埃及的一种象征,而蜜蜂则是下埃及的国徽。两者的结合表示“上下埃及之王”。从这时开始“树蜂衔”与“拉之子”一样作为古埃及国王最重要的两个名衔流传下去。
比之“树蜂衔”这一个改革更为时髦的一项措施是,他发明了“红白双冠”,白冠和红冠分别是上下埃及的王冠,在纳尔迈调色板上我们可以看到,纳尔迈第一次统一上下埃及开始,古埃及的国王会分别在不同场合,分别带上红冠或白冠,而到登王开始古埃及的国王开始合带红白双冠,在后来的美国电影《埃及艳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参照历史的一幕,凯撒将红白双冠带到克里奥佩特拉的头上。蜂树衔和红白双冠的出现显然不可能是登王的一时心血来潮,伴随着这一标志背后的解码是,在登王时期,上下埃及得到进一步整合,王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此外在大英帝国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个关于登王的象牙刻板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登王的另一重要标记—蛇形标记,眼镜蛇代表着“拉的眼睛”,蛇形头饰象征着对王权的保护,这是古埃及国王的传统头饰之一,在著名的图坦卡蒙黄金面罩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这一标记,但是也有很多人这是后人伪造的,理由是当时的太阳神拉还没有升级到王位神的地步。
登王的身后给我们留下了早王朝时期最大的马斯塔巴,马斯塔巴是金字塔的雏形,来自阿拉伯语,意思是板凳,它用以命名金字塔之前埃及国王的陵墓。在萨卡拉发现的登王墓中有一条阶梯直接通到木料覆盖的竖坑中,这是此前的马斯塔巴所未见到的,也是这位喜好创新的国王的又一个创新之举。登王在阿拜多斯的墓葬比萨卡拉的要小很多,但是王墓的地面全部采用昂贵的花岗石铺成,而不是以前常用的木质地砖。在这个王墓的周围,考古学家还发现了136位男女两性的人殉。长久以来,登王墓都以他独特的布局引起后世考古学家的兴趣。
马斯塔巴
马斯塔巴的内部架构
内政方面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是奠定第一王朝走向全盛的一个重要基础,除了加强王权意外,登王时期的贵族和政府官员的墓葬都非常豪华,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富庶,同时也可以看出登王在以财富提高贵族与官员待遇的同时,于暗中削弱他们的权力。在行政体制上,他首次设立了“下埃及大臣”这一职位,由一名叫Hemake的人担任,用以调和上下埃及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后来的统治者采用的上下埃及各设立一名宰相的方法可能最早也是受登王这项措施的启发。在第十二王朝时期,塞索斯特里斯三世直接设立了“下埃及总督”一职,用以压制地方贵族势力的崛起。
有关登王事迹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文物资料就是《巴勒莫石碑》,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石碑原文的意思,布雷斯特德的英文译本是“【清查】西、北、东各诺姆的全体人民”而完后的俄文译本则是“用西部,北部和东部的全体臣民充满各诺姆”。如果后者的翻译属实的话,那这将是登王以移民的手法来调和上下埃及矛盾的重要史实。
登王时期,第一王朝的兴盛是全方位的,艺术和技艺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鼓励,他统治时期出土的许多文物都造型大胆而独特。
内政的繁荣也保证了登王时期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在我们此前提到的那个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阿拜多斯出土的象牙图刻中,画着登王以权标头打击一个跪在地上的敌人,图刻旁边的象形文字写着“第一次打败了东方(人)”,这可能描述的是登王对西奈或沙漠游牧民的一次远征。而在《巴勒莫石碑》中也保留了关于登王时期的两次军事行动,一次是“云契乌败北”,这是指居住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以及西奈半岛上的一个部落,另一次是“破会乌鲁卡”,这是一处尚不能确定位置的城市或村落。
总之,登王在其文治武功方面的一些列努力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带向了历史的全盛时期,许多改革措施对后世的古埃及王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也是在他半个多世纪的统治时期埋下了第一王朝衰落的伏笔,这种衰败的迹象在他身后的继任者,第一王朝的第六位国王阿涅德吉布时期很明显的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