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起潜规则的悲剧--贱女孩事件

(2008-08-29 01:48:09)
标签:

贱女孩

杂谈

分类: 笔扫天下

新二十年目睹中国之怪现状--贱女孩事件

 

晚上打开电视,看到了江苏电视台《人间》栏目采访一对叫包包和阿紫的双胞胎少女,听那两个花季少女讲述她们的明星梦的悲惨遭遇让人感到震惊和同情,江苏的这个节目做的很有真实感,但是我更吃惊的是她们能有勇气揭发出那个叫什么“源源公司”的淫窟,避免更多的人去上当。

 

网上的评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指向了对90后的讨论,其实我一直觉得对一代人做一个轻易的评价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凭什么将一个个体事件当作一代人的评价,而不失武断与偏颇,就像当初大家对80后的评价一样,甚至说80后和90后这样的区分也过于简单,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正在经历又一场大的变化变化,而对于新的走入社会的青年来说,他们的价值观都是中国今天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成功”与“失败”的结果,看了几篇这两个女孩写的博客,其实里面所写的一些关于老师的,家长的,社会的,性观念上的问题并不是仅仅在90后身上有,像她们揭示的那种教育的虚伪性也早已存在了许久,只是今天的90后可以更无所畏惧的表达出来,社会在开放,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她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也必然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包括那个深深伤害了她们的“潜规则”。

又一起潜规则的悲剧--贱女孩事件

 

吴思在他的《血稠定律》中曾经探讨过“潜规则”的话题,中国人今天依旧适应的生活在“潜规则”之中,哪个行当真正没有“潜规则”,作为娱乐大众的娱乐圈能免这个黑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这次的贱女孩事件只是在大规模爆发的艳照门之后又一个网络群体事件,但是比起上一个事件,我感到心痛的是,她们还是孩子啊,在电视上看她们说话,你依旧能发现她们的懵懂与单纯,以及所发生过的事情的丑陋。

 

在这事件发生后,我又看到了许多专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好似反思的说着应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建设,如果做人之类的观点,但是也可以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的社会与象牙塔之间的失衡中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只是空洞的呼喊,却没有实际的亡羊补牢的措施,我们只是看到中学教育在无聊的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上进行着换汤不换药的课改,看到大学在着调的教学,但是真正育“人”的工作并不成功。记得大学时代读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一套《大学人文读本》,那里面收录的一些文章也许对于我们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进而是世界公民有一些启示。

 

除了潜规则的问题,还有一个明星梦和陷阱的问题,而问题的问题是上到电视的超级女生,下到网络的一脱成名,一夜成名的欲望终于在中国的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了,利令智昏也必定会和陷阱有个约会,就像哪个传销的不想一夜暴富,多少人在比较中心里失衡,女孩看到了青春的短暂,看到年轻的优势,也看到了读书的无用与纸醉金迷的诱惑,当有人不需要脚踏实地轻松成名的时候,自己为什么需要凭个体的努力奋斗来追求成功,男孩一样,今天有多少人高校里的男生以自己的性别属性为优势,认为自己比女孩在参与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而沾沾自喜,想起一个老师形容的词男性的“雌化”。

 

欲望的缰绳是不容易勒马的,更何况教育在产业化后也开始失灵,贱女孩事件的余波还会存在一段时间,然后网络也还会有新的热点,试目以待吧,其实心里真正想说的还是那句话,生活对每个人都不是易事,更多的希望是那两个女孩能走好,没人保证你的生活不会摔两次跟头,尤其是在一个到处都是潜规则的社会里面,到处也都有潜规则的绊马索。书本,老师,学校没能力给你面对潜规则的答案,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也只能希望个体能学会坚强以自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