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东坡杂谈 |
分类: 环游世界的故事 |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
---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
http://sd.oltvs.com/upload/littlepic/2007-12-25/250x350/2a81de6e1740a048.jpg
最近感觉苏东坡的名字在我身边出现的概率特别高,前不久带领学生去开罗参见活动,从使馆的赠书中拿到了几本书,除了我喜欢的李后主以外,还有苏东坡的一本词集,比起后主的哀而过伤的词风,苏东坡文字总能让人化解一点心中的那份忧郁与哀愁。小瑞妮最近总让我给她讲苏东坡的故事,我便又将昔日所读找来重温,当日旧时曲,点滴在心头。
读一个你喜欢的人文词,也要读他的人生,看读他的人生际遇,感怀的也是自己的人生。
读苏东坡的这首词,总是让我很清晰的想象出当时的情景,酒醉醒来,回到家的苏东坡敲不开房门,一个人走到江边,晚风吹拂,江水潺潺,总有心事连连。他那时的心境,情景都借着这一首词被定格记录下来,以致千秋过后,我也曾在多少夜阑风静的情景中,有过自己的幽思。
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苏轼,我很喜欢,苏东坡的一生因嘴因笔给自己惹了很多麻烦,可也因为他快意恩仇的个性赢得了大家的喜欢,我们欣赏古人却很难容纳今人。
苏轼这辈子过得是大起大落,二十二岁少年得志,却又深陷朝廷党争之中,一生的命运被别人拨来弄去,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这位北宋文坛的领袖喝醉了,在他醉后留给了我们一声对人事厌倦的悠悠长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好一个营营,我想苏东坡一定很不情愿的做过许多营营之事,所以才会提到何时忘却之愿望,在你身不由己的时刻,你可能更能体会到苏东坡内心的那种感受,尘世之上总有尘嚣弥漫,浮世如落网,无处可以逃脱,陶渊明用精神给我们砌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巢,苏东坡一生并未归隐,却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了一种安宁与平和,这也许给我们启示能够寻找到超脱人事纠纷,世事无常的路。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
“回首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貶得越远似乎悟得也越彻,苏东坡晚年终于在人生的大喜大悲过后做到了“身似不系之舟”境界,此身终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