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词帝李后主--李昪《咏灯》

(2008-04-09 23:55:59)
标签:

南唐

李后主

李昪

杂谈

分类: 四季闲情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动,敢向樽前不尽心?
 
人生有一种恩情不能不报,知遇之恩。譬如良禽择木,良将择主,那一生襟艳抱负,那一腔凌云壮志,只是等一个人,一个真正给他机会的,姜太公遇周文王,诸葛孔明遇刘玄德,是怎样的珠连璧和。
李煜的祖父李昪,在文学上的名气虽不及李煜和他的父亲李景通,但是却是从一个贫家孤儿成长为一代君王,奠定了十国中最强大的南唐的基业。他生于徐州一个贫苦的家庭,6岁父母离世,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局中随伯父逃亡濠州开元寺出家为僧,两年后,在这里天资聪慧的李昪遇到了对他人生影响重要的一个人物,前李唐王朝册封的卢州刺史吴王杨行密,聪颖的李昪受到了杨行密格外的喜爱,欲受他做义子,后来在自己亲生儿子的反对下未能成行,于是将他介绍到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军徐温的手下,聪颖伶俐,孝顺温和李昪同样得到了徐温的喜爱,视如己出。
 
小李昪九岁那年,一天夜里为自己义父掌灯,突然口号出这首绝句《咏灯》。小小年纪出口成章,令徐温倍感惊奇,同时他也听出了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渴望得到自己培养,并厚报其知遇之恩心意。此后,徐温对这个孩子青眼有加,悉心培养,终于造就了一位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22岁李昪被提升担任南京的城防使,23岁升副使,25岁平定宣州叛乱升为刺使,他治军严明,与士兵同甘共苦,政治严明,奖励农桑,江北“虎臣”、“名将 ”的李金全、虞文金不远万里前来投奔他,徐温之后他柄持吴国政权,文治武功都成为十国之中的翘楚,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众望所归的李昪龙登九五之尊,复李姓,改国号唐。
 
昔日的贫家少年,孤苦伶仃的孤儿,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战乱年代,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帝王,就像那小小的灯火,最终照耀了三千里锦绣江山,那个日后寄托着李后主无限眷恋,无限怀念的三千里山河。一点分明值万金,滴水之恩,得到的是涌泉相报,椟中之玉,必是待价而沽,奁内之钗,只是待时而飞。开时惟怕冷风侵,参天大树,生于毫末,毫末之间,只望君心有意,瓢饮之水相栽培,冷风中的一缕烛光,只盼一手遮挡,终会报答君之恩情一片心意。君心有意勤挑动?怜此樽前一片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罗博物馆
后一篇:开罗博物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