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堂电影院 |
在国外的这一年,我更强烈的感受到了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韩国文化的迅速崛起,及其独特的魅力。小小的蒙古国,在闭塞之中依然能被这种文化所强烈感染,哈韩成为那里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临回来前我看了三场电影,那里有韩国修建的一座标准的现代影院,放映的大部分也是韩国最新的电影。这一切只是表层的现象。
今天我不只一次听到国人对今天韩国文化的嗤之以鼻,这种心态很像很多人对诺贝尔奖和对奥斯卡的情节。不错,从文化上来讲韩国文化受到中国很深的影响,往前推10年可能我们提到韩国和今天的感觉还很不同,单就韩国的影视作而言中也常能看到中国因素,在经过整合,吸收,消化后,它有了韩国式的爆发,并且是相当漂亮的爆发。如果和韩国文化相比,其实美国文化更是肤浅,好莱坞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的搜刮题材,因为200多年的美国历史祭奠的东西还不厚,但是,改编后的一切已经是美国式的了,我们也才知道《花木兰》也能在美国开出一朵好看的花。
从朴赞郁导演的电影〈我要复仇〉中第一次遇到了这个有点冷傲的韩国女孩裴斗娜
韩国电影经历了一个模仿到创新的过程,直到今天在各个类型题材中全面开花,这里可能在科幻类型上还稍现薄弱,但是总体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今天这个商业跟风的时代,韩国电影保持了很好的原创水准,这是一个国家电影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韩国电影人也找对了一条路,将已经成功的影片类型与商业模式与韩文化的结合,〈王的男人〉与〈怪物〉去年这两部韩国票房大戏更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奉俊昊导演
对于〈怪物〉这部电影,奉俊昊本身对我是一个最大的吸引力,此前他那部〈杀人回忆〉已令人为之拍案。加上出国前就已经看到了金基德导演和这部影片之间的那场风波,其实我想,奉俊昊在票房上的成功与金基德导演对艺术影片的执着恰恰很好的体现了韩国电影当下的现状,危机意识中充满活力。
这像怪物一样的美国面孔有着韩国人复杂微妙的美国情节
回国后我首选了这部韩国电影来看,影片是一部商业因素包装的灾难片,但同样很好的体现了韩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微妙的历史心态。电影的一开场就针对性明显,将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倾斜化学废料作为怪物出现的原因,期间还不忘穿插一下伊拉克战争的纪录片,影片寻找的那个莫须有的病毒好像那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只是需要一个灰暗政治的遮羞布。这种针对性的讽刺保持了始终,直到最后韩国抗议美国投放药剂的游行集会这一象征性背景与怪物出现到最后被消灭达到了高潮。 对政府无能的批判本身也许有一种太刻意的姿态--在对怪物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却能对平民家庭,游行队伍采取强力的措施。但是无论如何韩国电影保持的这种批判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永远不要低估小人物在为难关头可能迸发出来的勇气
影片的结局没有想像中的大团圆结局,女儿到底还是死了,电影的结尾,宋康昊饰演的父亲收养了女儿救过了的小男孩儿,在吃饭的时候,他们有意无意的关掉了电视机中播放的本来应该关注的怪物新闻,对于小人物来说吃饭本来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只是有人给他们的生活制造了怪物。
对于怪物这一意向我不想做什么深刻的解读,只是直观的感觉丑得真也是一种美。它比日本的哥斯拉还要像,韩国在怪物片这一类型上又有了一个突破,而我期待着这个东方邻国下一部惊喜。
最后还想说的是这部电影让我很好的领略了一番汉江的风光,大约从88年汉城奥运会时开始我就很向往那里,希望到时候不要碰上什么怪物。
前一篇:灭西辽
后一篇:蒙古国日记----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