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 |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代表了一种创作路数,他用自己的前半辈子活,用自己的后半辈子写自己的前半辈子。十年辛苦不寻常,悼红轩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了这部旷世经典。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也沉淀着曹公一生的生命体悟。
这首小诗,是整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自己的身份写的唯一一首诗。高山流水,知音难求。诗中有着作家的渴求知音的心情,也有着难求知音的担忧。
“红学”,曹公如果泉下有知,他的一部小说会在后世养活如此多的人吃饭,并形成蔚为大观的“红学”,不知道是不是会欣慰。不过如果他再细看这两百多年他的生命杰作,遭受的各种啼笑皆非的解读,还会不会很欣慰。
《红楼梦》,如同一个文学中的断臂维纳斯,巨大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缺憾相结合,两百年来吸引着人们置身于这个美丽的梦魇中,畅游留连,内外求索。热闹纷呈中,我们究竟读懂了多少呢?
奇谈怪论见多了,仔细想像,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写的作品不是阶.级.斗.争的教科书,不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品,不是宫闱密闻。它属于文学的殿堂,精神的家园。
后一篇:〈假如爱有天意〉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