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上,还要春树!

(2006-07-16 20:01:03)
分类: 天下书屋

大学时代让我彻底的爱上了两位作家,米兰.昆德拉与村上春树。
人们说他们俩是小资们的必读,谢谢,不过我喜欢他们与小资无关,只是觉得他们切中了当下时代的两面,外在的世界与内在的心灵。

好象是在大一的一天下午,偶然从邻居寝室524一位哥们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名叫〈挪威的森林〉的小说。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到今天对村上小说的阅读之旅。

“挪威的森林”----这名字总让我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向往,从那时到未来的很长时间里我还将破译对它感受的解码。

记得当时那位同学还对我开玩笑的说:“黄书啊。”哈哈 ,其实读过你会发现,斑斓的很,字字句句对青春的祭奠。

不谈民族感情,日本文化有着另人着迷的一面,电影中的唯美与纯情,文学中对人的孤独与虚无的描摹,还有那生命短暂,却最缤纷落下的樱花......

从<挪威的森林>到<斯普特尼克恋人>;从〈且听风吟〉到〈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只要他不停的写,我就乐于追随着读下去。

也许是生活的深入,让我愈加体会那深藏在生命本质中挥之不去的孤独。人生无奈很多,没有“五斗米”,只为了根骨头有时候也不得不疯咬。日复一日,周旋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像郑智化的歌中那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在“语言的垃圾场里”我们拼命的诉说,渴求着能沟通,被理解,可最终一次次的归于徒劳。终于还是无力化解这无可奈何的人生,陷在更大的孤独中。

大四的时候,一切都像电影散场。

我仍然固执的坐在学堂上听着每堂讲座,有一天来了一位东南大学研究“丑学”的教授,他在学术之外,曾发了一通对“孤独”的感言,那时我才悉心的发现很多人,甚至很多功成名就的人也仍在这困境中无法自拔。最后他说了一句话:“人生应该学会玩味孤独。”这句话给了我“灵犀一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我看来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代表了玩味孤独的最高境界,但这境界就像一座珠穆朗玛峰,只能让我乞及。而村上则不同,读他的书就像是在读我自己的心。
他的作品之于我,就像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于他,“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最让我衷情的便是〈挪威的森林〉与〈斯普特尼克恋人〉。这是午夜窗头的必备书目。夜深人静,掩卷合目,脑海中常回浮现一片诗意月光照耀下的幽静森林,还有一颗浩淼夜空中游荡着的“斯普特尼克”意思为“旅伴”的,孤独的小卫星。

孤独如果有了一份惬意,梦境也是香甜......


"村上的小说为我们在繁杂多变的世界上提供了一种富有智性和诗意的活法,为小人物的灵魂提供了一方安然憩息的草坪。读之,我们心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得到疏导和释放,最软弱的部分得到鼓励和抚慰,最孤寂的部分得到舒缓和安顿,最隐秘的部分得到确认和支持。那是茫茫荒原上迎着夕晖升起一股袅袅炊烟的小木屋,是冷雨飘零的午夜街头永远温馨的小酒吧。“

林少华在〈挪威的森林〉代译序中介绍的实在是够好了,我在此就不再续貂了,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读吧,相信你会有自己的体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