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开幕式

(2006-04-10 03:02:28)
分类: 小女子生活

感受开幕式

 

电影博物馆,以前去过两次,不过都是还没有竣工之前,是栏目组去采访施工进展情况。

这 次是去主持第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开始的时间是下午两点,要化妆,要沟通流程,地方又遥远,所以十点就从家里出发了,不瞒大家说,这在我来说,也算 是早起了。真的是很远,在燕莎接上我的化妆师,上机场高速,北皋出口出来,右拐,右拐,再右拐,哎?好像是个圈呀?是不是圈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已经分不出 东西南北,直觉上是在----一路向回。当我们开始迟疑又回燕莎了时,看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指示牌。

走了一段康庄大道一样干净宽敞平坦的新路,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和上次来时已经很不一样,门前广场收拾得干干净净了,上次还是有点泥泞的土路。今天风很大,迎着风走在空旷的广场上,向博物馆里面走去。黑色的外墙,造型有点梦幻,星形的大门,好像我在走进一个神秘的黑匣子。

外面车少没人,进到大堂,还是没我想象的热闹。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在准备会场,调试音响和灯光。几个老师和同学迎上来,把流程,串词塞到我的手上,并且告诉我不能马上化妆,因为需要走一下流程,和灯光音响配合一下。

于是,我穿着不太习惯的高跟鞋走到铺着红地毯的舞台上,接过话筒,进入工作。这个舞台和其他的一样,站上来就一片炫目,其实万万不用紧张,因为这里真的是万丈光芒,我谁也看不见。

草 草的对过了每一个环节的开头结尾。这期间两名同学扮演各位嘉宾,不断的在恢宏的音乐中上场下场,像走马灯一样在我眼前绕了一圈又一圈,辛苦呀。这时我才知 道,其中的女同学就是要发言的大学生代表姚思江。不好意思的是,所有的流程我都没有错过,就是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这个环节,我没有看见,跳了过去。结果,姚 思江同学扮演了很多嘉宾,就是没演成自己。这个,见谅呀!

下了台才发现这个会场其实很漂亮,有点像一个环幕电影广场,被彩色的光影环绕在其中,这些在台上都无暇顾及了。

其实一直到现在我还都有点迷迷糊糊的,没有完全进入工作状态,感觉上是很冷,因为里面确实温度很低,大家都穿着棉衣;很饿,十二点了还没吃东西啊;有点压力,这是主持前的一种心态。

好了好了,终于可以开始化妆了,姚思江同学一直陪着我,这也是她今天的主要任务之一。她很可爱,轻声细语的和我继续念叨串词的事情。

化 妆的贵宾室里播放着一些怀旧的港台老歌,比如林忆莲的《前尘》,我上中学生病在家时迷上的一首歌,还有王靖雯的《容易受伤的女人》,那时她还叫王靖雯,以 及周传雄还叫小刚时的青春歌曲《暖风》,等等。这和大学生电影节的青春朝气有点相悖,不过,就当是让大家放松心情吧,就是不太提神。

一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来看了一下贵宾室,我也上去打了一下招呼。当初正是在黄教授的倡导下,诞生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如今,黄教授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不过仍然可以感觉到她对于电影的热情,对于学生的热心。补充一下,很有风度的老人。

黄教授忙别的去了,屋子里又剩下了化妆师,姚思江和我。安静下来,好像听见自己的肚子在叫。我不喜欢主持前吃东西,那样会变傻,于是一面看流程,一面想主持后去吃点什么好吃的。姚思江善解人意的为我拿来了巧克力派。甜食我向来来者不拒,先消灭一个。

这时,撒贝宁来了。

这次开幕式,由他和我一起主持。我可是看着他的节目长大的,现在这么说不太受欢迎,不过他也是做着节目长大的。挺喜欢看他的主持,很可信,从容,又很年轻,朝气。

唉,这男主持人就是可以轻装上阵呀,撒老师连个包都没带,像在参观博物馆一样,就溜达进来了。我可是背了一个大包,还提了一袋子衣服,化妆师拎着化妆箱,不是我讲排场,确实一个也不能少呀。

打了一个招呼,姚思江把送给我的“礼物”一样送给了“撒老师”----流程和串词。撒老师开始“备课”了。

这期间,我一直都还在---化妆。

怕 打扰撒贝宁,所以一直没怎么说话。不过,我发现他在看流程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就去到台上熟悉了一下舞台,又回来在屋子里悠闲的走来走去,看看墙上的海 报,和同学聊一聊即将开幕的大学生电影节外国影展。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电影小笑话,具体的笑话我忘了,瞧我这记性,只记住了一句话“幸亏这个世界上有法国 人”。

幸亏这个世界上有法国人,那又怎么样呢?就多了一份随性和浪漫吗?似乎不是这个意思,是对法国电影的一种讽刺,是说世界上还有这么闷的电影吧。

他一点不像电视上那样严肃,不过说话有时很讽刺,听他说话挺有意思,言辞犀利吧。
    在合作中,真不相信他只看了十多分钟稿件,难道是在家还用了功?这就像我上学时老弄不清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为什么可以玩得很疯,考分也很让人发疯。

那,我也还喜欢看法国的好电影,当然,不是法国的好电影我也喜欢。

相信撒贝宁也一样。

妆终于化完了,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简短的沟通了一下串词和流程,达成的共识是:尽量把话说得像人话一些,千万不要像我俩在做报告。看他很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也踏实了许多。

换上连衣裙,“冻人”啊,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临场前的兴奋,迷糊状态烟消云散,看来可以上场了。

栏目组的同事为我送来了肯德基的蛋塔,鸡翅和热茶。真的很想吃,可是要上场了,喝一口茶暖和一下,省得一会在台上冻得发抖,大家以为是我紧张呢!

这 时有老师和同学来找我们,是要上场了。撒贝宁从西装兜里面掏出领带,熟练的戴好。天呀,这是他今天带来的除了必需品外,唯一的随身物品。而我亲爱的化妆 师,也想和我到场地去,看开幕式。她弱小的身躯跟在我身后,拎着化妆箱,吹风机,还有我的两个巨型包。唉,女人呀,就是麻烦(指我)。

经过大厅时,和刚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大厅不再显得空旷,密密麻麻站满了来观看的同学和观众,前排一些,各种型号的摄像机,照相机挤在一起。最前排,摆了两牌椅子,是这个大厅里唯一清静的地方,静候着领导的光临。

我 们绕过人群,来到了后台,舞台的背景版隔断了喧闹,我和撒贝宁对了一下开头,就都不怎么说话。身后,高挑出的大银幕出现了参赛影片的片花,记忆中有《看上 去很美》,《阿司匹林》,《网络少年》,《一轮明月》,《芳香之旅》,《泥鳅也是鱼》,等等等等。音乐和画面配合,节奏越来越快,一个个充满各种情绪的镜 头转瞬即逝。最后,定格,“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上场音乐,追光,掌声,开幕式开始了!

第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了!

后面发生的,大家可以在新浪视频上,或各种节目上看到了,不过刚才说的这些,不会有,人家也不希罕报道,只是我的一点流水帐式的感受,因为自己觉得值得纪念,只想让我记得,想记的人也一起记得。

忘了一点,在贵宾室化妆时还看到了《泥鳅也是鱼》的主创,看到了倪萍老师,好像没怎么化妆,很高,穿了黑色长裙和黑色长风衣,有些疲惫。她很随意和同学聊聊天,然后坐在沙发上休息,还冲我笑了笑。

感受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热情的同学包围了我和撒贝宁,不过估计更多的人是冲撒老师,顺便也带上了我。工作人员带我俩突出重围,回到贵宾间。

一切又静悄悄的了,连音乐都没有了,只是遥远的有一点说话的声音,那是在二楼放映的开幕式影片《泥鳅也是鱼》。忽然想起在马俪文的博客上看到过的话,大意是,飞机训练场旁的一块空地,十分的安静,一架飞机轰鸣呼啸而过,之后是更加更加的安静。

撒贝宁有事走了,看他一身轻松我就嫉妒,不过合作愉快,以后会更加看他的节目:〉

我呢?不幸的和化妆师失散了,一切东西都在她那里,只好在原地苦等。此时最盼望的是广播寻人功能,不过在这里有些不合时宜。

两位同学一直陪着我,坐在贵宾室聊天,开始聊所学专业,聊电影,聊电影节,后来开始聊减肥,美食,和KTV,还有美容。唉,女人呀。

等来了化妆师,那位同学又送我一直到车前,我们道别后,我坐在车里发了个短信,抬起头发现她还站在风里,在送我们离开。真的过意不去,赶紧启动车子,倒离车位,隔着车窗和那个女孩挥手。

那个穿得很单薄的女孩孤零零一个人在电影博物馆外冲我们挥手,是那天关于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的最后一个记忆画面。

哈哈,不是刻意煽情啊,确实如此。记住了很多这样的面孔,可爱,单纯,那么认真,还很坚持,很自信。

 

(两张照片差距很大,一张是专业的,一张是我的化妆师用我的相机拍的,谢谢张小岚,辛苦啦。我的相机…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