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
王步金
开学之际,一位家长手拉着一双儿女来要求给孩子报名入园。在与家长谈话时,稍大的女孩子扑向我怀里,紧紧拉住我的手,睁着两只大眼睛可怜巴巴地盯着我,当时我心想这孩子倒不怕生,不觉蹲下身子问道:“你今年几岁了?”可是这孩子笑眯眯的只是不出声。家长叹着气说:“唉,王老师,我前世作了孽,两个孩子都是哑吧。”我听了楞住了。这位母亲见我惊讶的表情,为难地解释说:“本来,我准备让他们去读聋哑学校,可是要在十周岁以后才能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都进幼儿园了,也老是跟我吵着要上幼儿园,我告诉他们不能上学,他们又不懂,仍是缠着我,他们哪知道自己比别人缺一窍呀!”说着,竟流下了眼泪。两个孩子见妈妈哭了,都偎依在她身边,苦着脸也想哭。看着他们恳求的目光和期待的面容,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我毅然告诉老师们:“这两个孩子我收下了。”
来源于:冯洁育婴工作室
这两个聋哑孩子入园了,可是,教育上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孩子听不见老师讲话声,教师也看不懂他们的手势,特别是他们与同伴发生争吵的时候,更是“清官难断哑巴事”了。
最困难的要算是上课了,因为他们只能看,不能听,假如碰上我上故事、谈话等课,他们就去和旁边的小伙伴用手势作“交谈”,不时地发出不顺耳的咿呀咿呀声,影响了周围的幼儿。有一次,在幼儿集体朗诵时,他们使劲乱叫,课堂里乱哄哄的,我气极了,厉声叫大家:“别吵了!”别的幼儿安静了下来,而他们还张着嘴,似哭似叫地嚷嚷,我明白了,他们在学“儿歌”呢。他们发现我在注视他们,就机灵地向别的孩子一看,马上咧嘴一笑,合上了小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看到此情此景,我心头涌上一阵怜悯:“多好的孩子啊!可惜缺一窍……”
夜里,躺在床上,两个孩子和家长的泪眼在我面前交替出现,我反复地想,用什么方法能让他们也学到一些知识呢?我回忆上课过程及了们姐弟俩的表现,我想他们是聋哑人,上课时尽量要采用动态语言帮助他们理解、记忆。于是我在上课时多用图画、手势、脸部表情来表达儿歌和故事内容;音乐课多教些歌表演、律动、舞蹈等。以后,我把这些做法和老师商量以后,大家也学着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聋哑幼儿在老师的培育下有着明显的进步,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都不亚于正常幼儿,已掌握加、减、等号的知识,他们也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了;能理解故事、儿歌等内容,且用动作表演出来;他们最喜欢上音乐、美术课,有时他们会一手拉住老师的衣服,一手做个转腕动作,假如老师朝他点一点头的话,他们就连蹦带跳地去告诉另外幼儿下节课是音乐课。他们虽然不会唱歌,可学舞蹈比其他幼儿学得快,学得好。一堂课下来,哑女陈兴娟就能不折不扣地把老师刚教的舞学跳一遍。许多幼儿还总喜欢向她学跳舞呢!两位聋哑儿童已学会了画画、折纸、泥工、粘贴。他们临摹时画得很好;教意愿画,老师只要把食指一点头部,他们就懂得是要自己想出来画。他们的画虽说是以模仿老师范画为主,可他们把平时老师教过的画能有机地组成合理的画面,而且比有些健康幼儿画得还要好呢。有时,我把他们姐弟俩的绘画、泥工、纸工的作品展览出来,让大家欣赏,鼓励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个能干的孩子。
两位聋哑儿童身有缺陷,但在学习中突出地表现出他们良好的记忆力和超人的模仿能力,这大可说明聋哑人也是应该受到学习教育的,而且他们是完全能教育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