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珍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孩子又哭又闹,不肯离开父母,甚至在家时就开始哭闹,而且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分析,这些孩子主要有以下几种异常心理。来源于:冯洁育婴工作室
一、依赖心理:这主要与幼儿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其依赖心理越强,特别是3周岁以下的幼儿,对分离感特别痛苦,因为这时的幼儿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依赖行为,而且生活自理能力还较差。
二、畏惧心理:这主要与幼儿过去无集体生活的经历有关,有些家长总是不让孩子单独行动,事事护着幼儿,甚至不让幼儿跟其它小朋友接触,因此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这样的幼儿一下子变了环境,离开了亲人,就感到失去了感情的依托,感到不安全,产生了畏惧心理。
三、侥幸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幼儿主要与家长对幼儿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幼儿上幼儿园时要求家长做什么事情,家长不答应,幼儿就用一些行动来要挟大人,这些行动就是:一哭、二闹、三撒赖,最终还会达到目的。于是幼儿在上幼儿园时就出现这种侥幸心理,反正你会依我的去做,达到不上幼儿园的目的。
了解幼儿这三种心理后,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应认真、切实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好这三方面的心理问题。
首先,应了解幼儿上幼儿园哭闹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家长和老师不应该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对待幼儿,更不应该看见孩子哭闹马上改变主意去满足孩子的过份要求。
其次,老师应做好家访工作,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对个别适应能力较差的幼儿应多进行几次家访,使孩子跟自己熟悉,像亲人一样。同时家长应做好“舆论”工作,与孩子谈谈幼儿园小朋友愉快的集体生活,有意识地带他们与其它小朋友来往,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入园愿望。
第三,老师应做好接待工作,布置好教室。幼儿刚入园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如教室布置得美观、大方,符合幼儿特点,玩具多、活动多、游戏多、老师又和蔼可亲。这不但可以消除幼儿上幼儿园的恐惧心理,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的情绪。
第四,对个别适应能力差的幼儿,老师和家长都不应急躁,应循循诱导,还可以参与幼儿的游戏及活动,使其慢慢适应集体生活。当幼儿一旦有微小的进步,就应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使其能对上幼儿园有正确的认识,消除上面几种异常心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