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

标签:
杂谈 |
幻境
荆歌
我真的觉得,郭澎和今天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他是从何处穿越而来?宋代呢,还是明代?许多时候,在我看来,他就是像从另一个世界里来的。他就像他的画一样,明净、脱俗,却十分的不真实——并非模糊,而是一种清晰到极致所造成的虚幻的感觉。这种不真实感,就是距离。空间上的、时间上的,甚至是其他维度上的。当然更是心理上的和认识上的。这种距离诱发的美,就像看童话、听鬼故事一样叫人着迷。
一个人的异样,并不是因为他的装束有多么怪诞。即使郭澎脱了僧衣,把脑后的发髻放下来,即使他的衣着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他也是与众不同的。他缓慢从容的步子,他平静如水面的表情,他淡然悦耳的语调,他清爽到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鲜明地告诉人们,他并非这个时代随波逐流的泡沫。他虽然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在相同的时代呼吸,但他或许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镜像。或者说,他是往昔投射在当今的一道光影。
各种现实中的焦虑,仿佛游鱼,在郭澎身边滑过。在我的印象里,豪饮饕餮、欺骗算计、任性放纵,都是不可能和郭澎牵扯在一起的。他也会暴躁吗?也会失魂落魄吗?也会惶惶然不知所措吗?我不能想象,郭澎这样的人,也会陷入无法自控的状态。他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淡定自如的,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可以肯定,除却个性的因素,是有一种精神的力量,使他在这个纷乱嘈杂的时代里免于焦虑和迷失。他的内心世界,真的是现实无法对其构成干扰的吗?他一定也像我们一样,关注着当下社会,思考着世界和人生。但是,现实在他心镜上反映出来的,却是一派平静和安稳的图景。
他的绘画,早已经把这种信息暧昧而又坚定地释放出了。他的作品充满禅机,不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清凉、深邃而全无沉重。倒是常常弥漫着柔软的轻松和平淡的恬静。虽然说我在观赏郭澎作品时,常有一种隔了玻璃的感觉。有些时候,我甚至认为我面前的他的画,其实是从一面光亮的镜子里反映出来的。这种感觉怪怪的,但是十分美好而迷人。它们带给我清洁、平静、悠远,以及恍若隔世的喜悦。
是一道什么样的光,照射进他的生命中,催生了他心灵世界里的万物,缔造了他脑海中的风景?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好的画,也不是绘制出来的。精神的图画,总是得了神灵的启示,而在人世间舒缓地展开。青山绿水,万物花开。那些与之有缘的眼光和性灵,便相遇相见,云雨互幻,共生欢喜。
最近我又读到了他的山水画。同样地看不到一点尘世喧嚣和物欲横流。仿佛一双异样的眼睛,闪动着明眸。没有一丝杂物,没有一粒尘灰。在那双眼睛里,可以看到的只是花影和树叶的婆娑,可以看到静水流深,可以看到白衣胜雪的情人的身影。不要去讨论和关注与技法相关的细节吧。郭澎的绘画,是超然于美术之外的。说它是一种奇迹,其实也并非夸张。至少对我来说,就是这么回事。面对那烟霭般变幻无定的山水云树(有时,一切又都是清晰细致得超乎现实的),面对那些大彻大悟的树木花卉鸟兽,我们的内心感到彻底的清洁和柔软。此地何地?今夕何夕?我们感到不真实,内心却又有无比的充盈和坦然。这样的风景物象,当然不是现实所有,不是现世所有。我们很想走进去,但我们又怎能穿透那道玻璃!如果我们像分开水流一样穿过玻璃,走进去,便一定会与世界万物融合。我们就像那云霭一样,在升腾和幻化中忘记了风景,成为风景,获得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