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织云绣锦

(2011-10-14 19:07:50)
标签:

杂谈

 

《织云绣锦》序

荆 歌

 

外地人但凡说起吴江,都要说到盛泽。市府所在地松陵镇可以不知道,垂虹桥可以不知道,但盛泽一定是知道的。人们都知道,盛泽是一个出丝绸的地方。世界上,其实出产丝绸的地方远不止盛泽一处,但是,盛泽就是有名,就是和丝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就是因为盛泽出产的丝绸好。更重要的原因是,这还是一个历来盛产丝绸的地方。万里机杼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这都是历史上用来形容盛泽的。到了今天,盛泽更是一个全世界生产丝绸最多的地方。地方不大,但是,可供全世界的人穿衣了。我这么说,一点都不是夸张。有确切的统计,盛泽每年出产的丝绸,全世界人民平分的话,那么每个人可以分到一米。

盛泽的行政级别,实在是有点小,和她的声名极不相符。她既不是大城市,也不是小城市,她连县城都不是。她只是吴江这个县级市辖下的一个小镇。但是这个镇,她事实上却像一个小城市。她的繁华,她的气派,在世界上,还能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小镇吗?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县城,都比不上她的热闹繁华的。她是世上独特的一个小镇。她亮闪闪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繁华得近乎奢靡。在盛泽街头,车水马龙之中,你看到宝马奔驰,一点都不用惊奇。宝马奔驰在盛泽镇上,实在算不得是什么好车。通常的人,一般的小老板,都会开一辆宝马,或者奔驰。而更多的豪车,在盛泽的街道上,也是比比皆是。文友亦然兄开了一辆普桑到盛泽玩儿,车停在一家宾馆外面。他突然发现,左右前后的车,不是法拉利,就是蓝波基尼。仿佛一个名车博览会,每一辆都是好车。他的普桑挤在中间,真是有点无地自容啊!

盛泽人跟吴江其他地方的人,就是有那么一点儿不一样。我记得很多年前,我还在文化馆工作。那时候,每逢有演出,就会有人找来要票。但是要票的,一定不是盛泽人。一般的人,是以自己能要到票为荣的。看戏不花钱,那是有本事的表现。但是盛泽人不。要是免费请盛泽人看戏,他一定不高兴。他会以盛泽人特有的口音和口气说:“吾自家买好了!”在盛泽人看来,看戏不花钱,看白戏,是一件丢人的事。为什么不自己买票呢?难道说我没钱吗?你让我看戏不花钱,那不是小瞧人吗!

是的,盛泽就是一个有钱的地方。区区一个小镇,它的GDP,相当于一个青海省。虽然是一个小镇,但和大城市比起来,它似乎什么都不缺。高楼大厦,漂亮的马路,五星酒店,众多茶肆酒楼,遍地名车豪车,美女如云。

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盛泽的艺术文化气氛也并不缺少。我记得,二十年前,盛泽就成立了很像样的文学社。那时候,文化站钟雪明站长打电话来,邀请我们文化馆创作室的三位同仁去盛泽,希望和当地的一些文学青年座谈座谈。我们当然欣然前往。这不仅因为钟站长是一位大美女,更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对文学的态度,是今天我们所难以想象的。也就在那个座谈会上,我认识了沈莹宝、陈永明、蔡永强、姚遥,以及朱萸、沈园、张静芸、管琪等一大批盛泽美女。

身处五光十色的绸都,这些人,却选择文学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把文学这个看似无用的东西,小心地包裹在自己的内心——它坚硬又柔软,有坚定的根,同时又不断地抽技发芽,生长出迷人的风景。二十年,世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盛泽的变化,确实可以用“翻天覆地”和“日新月异”来形容。我还是原来的我吗?变化是一定的。时代挟裹着渺小的个人,把我们带到时间和生命的陌生之处。但是,我们的心中,那颗坚硬而柔软的核,却总是与我们不离不弃。它和我们一起,移步换景,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敏感地快乐着,也痛苦着,却始终不让我们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让我们思考和感知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像柳絮一样飘浮到空中,找不到生活的落脚处。有了文学,似乎就有了筋骨,有了秘密,有了信念,也有了生活的细腻优雅的趣味,以及那一份别人看起来十分可笑却让自己感到非常充实的自命不凡。

当然,二十年来,一些人离开了盛泽。还有一些人呢,渐渐地也放弃了写作。但是,一颗曾经热爱文学的心,一双曾以文学审美打量世界的眼睛,一个曾经独立安静地思考生活的头脑,那些曾经的文学青年,不管人世沧桑时过境迁,他们和文学的感情,是不可能彻底割断的。二十年来,他们写下的文字,就像他们发黄的旧照片,就像他们少年忧郁的日记,就像他们和初恋情人一起在郊外摘下的一叶红枫。时光流逝,这些美丽的印记,却留了下来。

一个文学社,一本作品集,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一片树林。那林中,重叠着或轻盈或沉重的脚印,鸟鸣般的笑声和叹息,梦想,思考,所有的一切丰富到只有绿叶花朵蝴蝶和露珠们才能明白。并且它还在不断生长着,它未来的名字,应该叫做“森林”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刻千金
后一篇:竹刻双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