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车说荆歌

(2008-07-11 10:45:00)
标签:

杂谈

                         友人荆歌

                             车前子

我准备写荆歌。写之前想了一下,不料冒出四五个开头,像刚下火车,出了苏州站,这每个开头会把我带到不同的地方——荆歌是丰富的,他不仅仅是旧学前,还是察院场,还是百花洲,还是工业园区。

比如有一个开头是这样的:那天晚上,我们在拙政园旁边的一家饭店吃饭,我对朱文颖说,荆歌的侧面长得很像印刷在那种道林纸上的莎士比亚素描肖像,印在铜版纸上的我也见过,就不太像。朱文颖说那么我们可以叫他“荆莎士”或者“歌比亚”。我说叫“哥伦比亚”更有文学性。那几年荆歌是烫发的,正烫着一只冲锋陷阵般的“爆炸文学”式的头。北外附近的美发店,就把这种发型称之为“爆炸文学”。

比如还有一个开头是这样的:吃过晚饭,厨房里灯光明亮,一个高大的男人在洗碗,他的夫人在客厅看电视。他把残存着洗涤精的瓷碗精心地凑到打开的不锈钢水龙头底下,清水在碗中冲出漩涡,迅即铺张开来,然后垫高,像要竖起一根玻璃柱,他正欣赏着这个过程,玻璃柱忽然破碎,叮叮当当地溅湿了袖管。

前面的开头,或许会写到荆歌的文学事业。荆歌作为小说家,大名鼎鼎,评论他的人很多,我在这方面涉猎不深,藏拙为好。二十一世纪的文学,严格讲来,阅读它就是一种研究工作,也就是说要欣赏某种文学样式中的杰作,是先要进行一番学术准备的。记得前年陶文瑜对我说过,“荆歌的小说语言有话本味,很耐读的”,陶文瑜对话本情有独钟,我就没这方面的体会。阅读真是很难的,所以我在几次讲座中都说,一个民族的文学水平并不体现在创作上,恰恰体现在阅读上,唐诗是被我们读出来的。

老车说荆歌

图片:左荆歌,右老车

后面的开头,或许会写到荆歌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一个在文学观上生龙活虎的作家,在家庭里却愿意做牛作马,这样的人,话题肯定很多的,却也似乎具某种私密性,不如下面的几个开头好写一些。

有一个开头是这样的:近来的荆歌,好像流动古玩店,我们在一起玩,他一会儿从脖子上探下块羊脂玉,一会儿从口袋里掏出根红珊瑚,一会儿从书包里捧出枚竹刻臂搁,一会儿起身到楼下,他从汽车后备箱里抱上来一把紫砂壶。他把他新收藏的宝贝给大家看。

一天下午,我与谢峰、夏回、冬冬、兆来等几个人在宝丰堂喝茶,冬冬问他最近收到什么宝贝没有,他拿出一把“棕老虎”。“棕老虎”,刷子,他给木雕蟾蜍刷核桃油用的。这看上去像玩笑,我却觉得荆歌做事的痴,他热爱古玩,自然热爱伺候古玩的工具,他取消了级别,就像他热爱厨房,自然热爱厨房里的垃圾桶一样。

还有一个开头是这样的:看荆歌写字,是享受,其中有一种谦卑让我感动——是荆歌对手边的毛笔、宣纸、水墨……的谦卑,他生怕打搅他们似的,落笔稳重且清澈,充满了敬意。更是爱意吧。荆歌的书法里有敬意,有爱意,或许我孤陋寡闻,我只在沈寐叟的墨迹里见到过敬意,我只在苏东坡的法帖里见到过爱意。这是大意境。苏东坡的确高于米芾,米芾他是一意,“一意孤行”的“一意”,虽然也不容易。

                                                                    2008-7-10,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前子的文章
后一篇:核雕玉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