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荆歌
荆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11
  • 关注人气:7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雅中见奇绝

(2008-04-29 23:05:02)
标签:

杂谈

    某日,我去古薇山庄拜访华人德。由于我也是常年生活在吴江的缘故吧,闲聊之中,自然就提到了李双阳。双阳到吴江书画院工作,落户吴江,忽忽已四五个年头。而我如今,工作关系和户口,却早已经不在吴江,因此与我相比,他应该是更正宗地道的吴江人。然而双阳的舞台,绝对不只是吴江这么大,也不止苏州这么大,他似乎早已经是一个在全国书坛露出峥嵘头角的著名青年书法家。他能够和我一样,生活在吴江,一起喝吴江自来水厂供应的水,能够在周末的傍晚同时听到吴江宾馆或者鲈乡山庄响起新人婚宴的礼炮,我感到非常荣幸。

    与华人德聊起双阳,他不仅夸赞了双阳的字,还说近日刚刚与双阳同行,去了一趟淮安。为了迎接即将在苏州文庙举行的“中国书法名城”挂牌仪式,华人德希望双阳多带出一些优秀的学生来,届时让苏州书法以更年轻、更具活力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双阳早就在这么做了,他不仅在书艺上成就斐然,同时也倾力课徒,在书法教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的一些学生,在他的培育下,书艺不断长进,甚至有人已经获得了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大奖。他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学院特聘教授”这样的头衔,看来果真不是吃素的。我参加过几次他们书法界的活动,总是发现,双阳在人群中,始终是一个中心。各种嗓音都在发出“李老师”这样三个音节,他就在一片声“李老师”交织出的网里大腹红蜘蛛一样沉稳淡定。我远远地打量着李双阳,心想,这个年轻人,生于1975年,不过才三十出头,他怎么就已经混到誉满神州桃李天下的份上了呢?

文雅中见奇绝

李双阳书法作品一

    我十分喜欢双阳的字。他将传统吃得很透,同时又不断地努力求新求变。有论者认为,他是在“追求一种文雅中见奇绝的境界”。双阳出身科班,在南艺学习书法篆刻,进修过国画,同时又饱读诗书,与各路文人雅士常相交游,这是他“雅”的渊源和基础;当过几年兵,从部队带出来一副武警的好身板,为人豪爽,这又使他的奇绝大气并非飞来之石。

文雅中见奇绝

李双阳书法作品二

    中国的文学传统,似乎是以写实为正宗,至今尤甚,几乎要走进偏狭极端的死胡同。其实,中国人的审美想象,从来都是天马行空的,不会满足于照相式的描蓦,不甘心只是匐伏于大地。而我认为,书法是最能体现我们东方艺术抽象、神秘、暧昧、含蓄的意趣的。线条的枯腴徐疾,彼此间的顾盼照应若即若离半推半就,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生命与人文的气息,这些审美特征,让书法艺术呈现出博大精深的格局。在这样的海洋中游泳,要独占鳌头是多么的不易。双阳无疑是个弄潮儿。他是那么年轻,精力和体力都充沛得似乎可以肆意挥霍。书艺的伟大传统是广阔之海,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则是浩瀚的天空。我相信,李双阳一定会在墨海中一路劈波斩浪,渐行渐远,最终在湛蓝的天空中飞升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