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诺宝机器人教案(第4.5课)

(2009-03-10 08:53:3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说课

4  动手组装机器人

课题

4    动手组装机器人

教师

准备

XP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件

机器人

1、认识机器人各部件作用及组装原理;学习组装机器人。

2、培养学生规划能力、动手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

3、在拼装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及耐心。

学生

准备

预习

搜集资料

准备素材

重点

变速箱的原理及组装

难点

齿轮的组装

课时

2

 

第4课    动手组装机器人

1、认识机器人各部件作用及组装原理;

2、学习组装机器人。

教 学 过 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讲解各部件及拼装机器人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家里养宠物吗?

那你们家里都养什么宠物啊?(逐步引导)

那像猫啊,狗啊,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头、脚、躯干……等构成,是不是啊?

我们今天所讲的机器人跟他们的一样,由诸多部件构成(拿出一盒机器人套件打开)

 

 

 

 

(拿出底盘)它相当于宠物的躯干,起承上启下的承重和衔接作用,没有其它部件就没法有效的拼装在一起。看看学生们对底盘还有没有其它的认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解释,纠正及补充说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

(以下各部件讲解可以类似)

 

 

 

 

 

自由发言

 

 

 

 

 

 

 

 

 

 

 

 

 

 

 

 学生可以自由的阐述他的看法,提出问题

以宠物为话题开始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宠物与机器人间的相似点进行生

动而又形象的描述,使机器人的各部件名称、组装及运动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任务一、变速箱的组装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图片所示将变速箱所需部件拿出来

 (从套件中拿出齿轮箱上盖、齿轮箱中架、齿轮箱下盖、 电机、齿轮、皮带、传动轴等。

然后,按照课本上的拼装图所示,像我这样:先将电机轴上的皮带轮顶住电机轴,垂直将皮带轮完全压入。同学们好了没?将齿轮箱下盖向上放置,将电机A放入齿轮箱内,再装上齿轮箱中架,记得将线从引线口引出来。(走下讲台,边走边示范给学生看,并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

你在操作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讲出后,教师给予解答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上的失误,耐心指导学生继续操作。教师按以上方式继续讲解变速箱的组装步骤并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部件

 

 

 

 

 

 

 

 

学生在学习时发现什么问题或有不会操作的环节可以找老师询问。

 

 

 

 

 

 

 

 

本段教学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采取了教师引导提示为辅的教学方式,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也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机器人组装的方法。   

 

 

 

 

 

 

任务二、电池盒、底盘及各部件的组装(整装)

刚才我们讲了变速箱的组装,大家都装好没?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电池盒、底盘及各部件的组装。请大家仔细听。首先,我们来组装电池盒。先将电池盒盖、电池片、电线等拿出来;再将电池片连接电线并嵌入电池盒;然后装上电池;最后合上电池盒子盖。

巡视并指导学生组装。

    (老师给予解答并帮助学生纠正操作上的不当失误,耐心指导学生继续操作)

(教师按以上方式继续讲解底盘及各部件的组装(整装)  

 

 

 

 

 

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阐述自己遇到的问题。

 

 

 

 

 

 

任务三、拼装练习及启发创新。

 

 

 

现在大家都会拼装机器人了,但我们的机器人都一个样子,同学们想不想用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与我们的各种机器人部件结合,做出不同样式的机器人来?

拿出易拉罐,请大家来尝试按自己的想法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机器人……请学生们分组思考并给予提示内容。

现在请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下面做拼装比赛做准备

 

学生阐述他们的想法,老师给予鼓励及肯定并帮他们

   

 

 

参考需要用到哪些机器人部件及生活用品等

 

 

学生们分组思考并自由发言阐述自己想法

 

 

 

在级装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规划能力、动手能力、分工协同能力;感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等。

 

任务四:拼装及创新比赛。

老师讲述比赛规则及评审规则并宣布比赛开始

   比赛结束,学生与老师各自点评,给予获胜者以鼓励。

 

 

开始机器人拼装比赛

 

 

 

 

三、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

 

 

 

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是否完全掌握机器人的组装。

赛后的点评,

  

 

 

 

 

 

互相评价交流

更好的让大家分享彼此在拼装和创新上的经验,为以后的机器人创新在思维上、规划能力及动力能力上做好了准备

案例及反思:

对全班来说机器人太少,只有少数几个可以摸到机器人,而且学生安装速度慢,一节课只安装了电机部分。此部分内容应增加课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操作,掌握机器人的组装方法。

 

 

 

 

 

 

 

5   太空探险

课题

5    太空探险

教师

准备

XP系统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件

机器人

1、了解机器人的智慧来源于计算机程序;理解算法来源于生活,知道用流程图表示算法;了解机器人的微电脑及各部位的作用。

2、锻炼学生科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机器人的大脑组成学习,提高对机器人的认识水平,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大脑的工作原理;初步认识大脑核心——单片机。

3、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思考缜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生

准备

预习

搜集资料

准备素材

重点

学习诺宝机器人微电脑各接口的作用

难点

诺宝教育机器人微电脑的智能的产生

课时

2

第5课    太空探险

 

 

 


起止框        处理框            判断框         输入输出框

教 学 过 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新内容

(一)、讲故事

 

 

 

 

 

 

 

 

 

 

 

 

 

(二)、实物

机器人的主要构成:传感器、输出部件等。

 

 

讲个故事:警察抓小偷,详细的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问如果让你设计个机器人警察该怎么做?

分析学生的想法,总结整个过程的重点,引出机器人大脑——微电脑。

 

 

对照实物学习微电脑各接口的功能及作用。

提问将前面所学的诺宝教育机器人的各部件连接到微电脑。(出示课件将图片全部列出

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进行评价,再综合分析讲解诺宝教育机器人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加强巩固,讲述下单片机。

 

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生活中、媒体、图书自由发言)

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发挥自己想法。完成机器人警察的设计。等等)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抢答比赛

 

温故新温

 

 

用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进入角色,使其参与设计机器人警察,最后切入机器人大脑——微电脑的学习,回归本课的主题。

 

 

 

 

 

本段教学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采取了抢答的教学方式复习诺宝教育机器人的知识。

 

 

 

 

 

(三)、思考解疑

通过以上知识的加强,提出问题:机器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并(出示课件) 回归到本节课开头,重新回顾下警察抓小偷的故事的整个过程,能否描述出更复杂的思想活动。

 

建设思想,创立新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

本课以故事思想创新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用实际举例方法讲解,即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面,又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

(四)、程序与算法

讲授什么是程序?

什么是算法?

 

理解并识记

 

让学生勇于实践、思考提问来驾御课堂。

   

(五)、用流程图表述算法

1、流程图的图框表示方法:

2、举列说明:算法的过程

掌握流程图的表示过程

三、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

了解学生通过这次课程了解了多少知识,是否对机器人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教学打下

基础。

 

 

互相评价交流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及反思:

学生对于算法的概念简单的理解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算法稍复杂,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许多同学不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于算法的深入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