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新政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逐步衰减
(2011-03-22 18:00:27)
标签:
财经中国银保保险公司寿险杂谈 |
保险公司“开门红”是全年业务计划的重中之重,是全年保费增长的基石,各家保险公司在年初均会推动一系列的营销方案,如加大奖励力度举行竞赛等等,抓住年初抢占市场的好时机来提高保费收入。一季度的业务量一般会达到全年的30%以上。但今年一季度的情况,远没有往年来得那么乐观。
寿险:银保拖了后腿?
银保原本是寿险公司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但今年恰恰是因为这一渠道的“不给力”,拖累了整个寿险行业。平安证券认为,去年银监会下发新规叫停银保驻点销售,并限定每个银行网点只能代理不超过3 家保险公司的银保产品。自去年11 月份银监会发布新规取消驻点销售以来,银保业务持续下降。各公司开门红期间也受影响很大,很多公司银保业务同比出现了负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去年10 月份以来的三次加息,在市场利率快速走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分红水平/结算利率调整滞后,各保险公司1 月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与5 年期存款利率的差异较大,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部分被储蓄分流。
银保业务在今年下半年将会得到改善。理由是,银保新政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逐步衰减,各公司会慢慢发展出合适的销售模式,银行也不会放弃这块利润丰厚的中间业务。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收益率逐渐上升后上调结算利率,银保产品竞争力将会逐步恢复,销售情况也会改善。有市场人士预计,保险公司银保业务全年的保费增长将超过10%。
银保业务很可能光挣保费不挣钱。
太平寿险2010年保费大增,但其利润却比2009年下降了6.27%,仅录得5.43亿港元。从年报看,寿险净利润下降主要源于其银保产品占比上升。银保渠道竞争激烈,太平去年较大发展银保或致其寿险利润下降。
内部业务资源整合。
去年中国太平香港以15.41亿港元出售民安中国全部权益。此项交易令太平获得11.82亿港元的特殊收益。因预计对保险集团公司或保险控股公司“双牌照”的管控,加上有买家愿意出个好价,中国太平于近期放弃了在民安保险内地公司中的所有股权,理顺该集团的股权结构。还通过太平资产以及太平养老内部股权重组优化了股权架构,避免多层持股。
经过两年的内部业务资源整合,目前中国太平全面形成了寿险、产险、团险和企业年金、再保险、证券经纪、投资与资产管理等条线的专业化运作模式。
太平董事长林帆日前表示,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品牌特色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性综合金融保险集团。将在未来条件成熟时考虑发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