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那年冬天》
讨论“人们生个儿子可真怨”

第一、居高不下的房价吧,
就能把那些生儿子的父母给压趴下.
不管是跟据古老的传统习惯还是现实社会的普遍认知,
婚房似乎是男人讨到老婆的必备"聘礼"。
第二、儿子唯媳妇马首是瞻,两耳不闻爹娘呼唤,一心甘当老婆奴仆。再好的媳妇也难对公婆推心置腹,顶多也就是以礼相待,如遇到那凶悍泼妇,只能坐等气煞老朽、一命鸣呼了。即使没有媳妇的从中作梗,男人心粗,这儿子啥时能记褂起爹娘的冷暖起居啊!女儿就不同了,或纳婿入赘,或即使嫁入他门,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嘘寒问暖勤探望,有空就往娘家跑,甘当爹娘的贴心小棉袄。
第三、爱尔兰人的一句俗语就更加直白了:"A
son is a son till he takes him a wife, a daughter is a daughter all
of her
life."翻成中文就是:儿子娶妻后便不再是你的儿子,女儿却终生都是女儿。
美国......"侯鸟老人"......,每年冬天他们便飞往佛罗里达避寒,开春后再返回,我在那楼里住了很多年,认识了绝大多数楼民的女儿们,却很少见到儿子们露面。那些女儿们总是来陪自己的父母采购、就医,周末还带着孩子和丈夫一齐来探望,等到冬天"老侯鸟"南飞时,
楼里进出提箱送行的壮年男人们,多半不是儿子而是女婿。
第四、以前中国人要儿子是因为虽然要备房办"聘礼",
但毕竟娶进个媳妇和儿子一起为自己养老送终,现在呢,父母早没了要求儿子媳妇为自己养老送终的权利,可却还要肩负为儿子备房娶妻的责任,生个儿子可真怨。
英语中常说:"A daughter is a
gift of love",(女儿是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