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理财 |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觉得只是一个观念,而非方法。当然一窝风学理财,这为股市推波助澜,增加机会,同时加了热风险。
有实力有专业,还是去做实体和实务较好较妥当,所谓“术业有专工”,直接出效益。至于业余已是股民、基民,和有闲散资金的,且跟上这些做实体实务的“船”(上市公司),“搭顺风船”,做点儿投资。
看船长,看舵手(基金),再量量自己水性。
股指从998点涨到4300点,涨幅330%,基金净值的增长有的比330%高点。本人于两月前买进很少量基金,查网知将转开,随根据市场、推测心理、客观波动,还是赎回了,转其它。果真这基金次日回落,有先见之明和悟哦!当然还可能涨,会起起落落近期持平吧。
所以对于基金的大原则---平稳、长期,我个人目前之见,觉得没什悬念.还是本着自己主意,变化,较长期中取最短较佳时.避险求利.
基金经理很吃香了。其实他们选股也是依靠研究员的研究报告,只不过他们比普通老百姓见到的早些,您要是也能提前拿到研究报告,您也能当基金经理。比如,数月前推荐“封闭式基金”,封基折价自有其历史原因,众多保险公司扭在一起,如果没有外力,也就只能这么折价着。“封基上涨”真实原因是"封转开"(封闭转开放日子,)有些研究基金的专家提前知道了管理层将推封基转开,所以对封闭式基金做出了买进的评级。如果您也能提前知道封转开的政策,您也能当专家!这就是信息/讯息和无知/专业,在起循环和互动,推动资本的能量与喘息的。
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既然想不懂,也就不用想!。我的理解是,最先是先有鸡的,可是取中间段看,是先有蛋决定鸡来生蛋这个‘势’的,有蛋才催促鸡来生蛋的!。
现在热门的词叫"通胀",通胀就是东西越来越贵。所以所有推销员都说自己的产品能够抵御通货膨胀,说保险行,说基金也行,股票也可以。其实就是这么个逻辑关系,传导过程必然会有损耗,说到底,上述产品都只能部分地弥补通货膨胀,根本谈不上抵御。
要想抵御通胀,买东西是最好的办法!买铜、铝、锌、橡胶、豆子、棉花、小麦等等,什么都能买,其实这些东西抵御通货膨胀最实用、直接、最有效。呵呵
理财就是简单。复杂化,就是忍受盘剥,各种盘剥!
前一篇:现代版马谡
后一篇:婚姻的实质 VS契约型夫妻的流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