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仍然是两个人的孤独

(2006-08-06 23:26:51)

爱情仍然是两个人的孤独秋风起,你拽谁的衣角...

 

  我觉得孤独是永恒的,这种感觉一直在加深,在我25岁以后,不经意间随时闪念而出,它无关人群中我可以一样的喧器热闹,无关事业职场上取得成绩,也无关生活中自己日渐成熟和收获。而可能是对时间流逝,是对爱情变幻,是对内心愈理解一切愈隔膜一切愈尊重一切的可怕。我经常夜半起来,或阳台站立一小会,或开篇写三言两语,其实白天并未发生异常事情,也未有什么新添的忧愁,没有具体的不开心没有具体的不高兴,应该没有少睡和需要思考的理由的。
  我思维跳跃,会突然想到“我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孤独!”这句绝好的句式。是的,当我们错过青春年少[我认为绝对应该是25岁前后]最自然最本真最年轻最无虑的爱情后,我们之后寻找的不论是为婚姻或为彼此暂且的温暖与亲密,其实都是在做着趋赶孤独,寻找同类感觉的同一件事!人长大,会越来孤独,对人生对命运,深深的敬畏之情!
  我想到“当杨振宁碰到翁帆”,透过经典爱情传说、美丽的光环和恩爱及缘份的佳话,其实人性上讲,仍是老年的孤独碰上青春的孤独,两人加起来,正好如同小说家马尔克斯.加西亚的题目: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描写了大历史背景下的人的孤独、封闭,以及因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布恩蒂亚家族彻底失望的描写:“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他们表现出不能掌控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当然生于现时代高度文明、意志自由、人人都有伸展的空间,然而就人性本身而言,自有意识,便有了孤独,即便成功背后也掩饰不了突袭心间的空虚与寂寞感,甚至伴随着超然。归根到底孤独是永恒的!人类越认识,越发展,成功人士越成功,地位越高,内心越孤独。无意识才会不孤独,越自觉越孤独。
  我想,老科学家杨振宁与离异知性少妇翁帆女士,无法跨越的还有两人之间一个甲子年难以跨越的时代鸿沟。老科学家的生命章节已事实写到了最后﹐而他前面那些最强劲和很关键的章节﹐他年轻的妻子尚且未出生﹐又怎能用超前的心智陪他一起去重温、缅怀,和相濡以沫呢?即使老科学家与美丽少妇之间也有温馨的时光﹐我想不会是昂扬!不会是灿烂!而更像是站在晚霞的回光里,随处都带着淡淡的哀愁......!也美丽,也幸福,但平和、包含、安祥、沉静,也悲伤。因为快乐而悲伤﹐或许因为悲伤而快乐……。
  而就“杨、翁之恋”,我想说,翁女士承担的孤独将会更多,那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或许今后她再婚,再遇情缘,但终有一份只属于她自己的孤独。因为思念和缅怀也会是沉甸甸的孤独。
  孤独是永恒的,永恒的是人心的孤独。这可能是人类维持平衡发展的最内在最根本的一份美丽情愫吧,姑且这么认为吧。困了,睡觉,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