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朱晓玲三言两语话绿叶 |
分类: 文学评论 |
小说《绿叶》中,作者将人生的磨难稀释得没了踪影,而灵魂的孤独还是跃然纸上。华扬需要的不是绿叶这个人,而是需要绿叶给他家的归属。
土干对《绿叶》的“小说用一曲“绿袖”贯穿始末,其它内容涉及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全篇写法规范传统。”之评说,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土干对《绿叶》的“小说用一曲“绿袖”贯穿始末,其它内容涉及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全篇写法规范传统。”之评说,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
注:无法打开《绿叶》那条线,是章凝将伊甸整个E给了我,在我的信箱中看完了此小说,有了点读后感想说,却又无法在《绿叶》那条线跟贴,就只好另开一线了。
“《绿叶》中,作者将人生的磨难稀释得没了踪影,而灵魂的孤独还是跃然纸上。华扬需要的不是绿叶这个人,而是需要绿叶给他家的归属。”
雪儿说的很对。这个《绿叶》可惜了十老哥的好文笔,我想还是他的思想“紧箍”。写性不是问题,如果让人看完性后想到的不是性,那才是高招。——为力
雪儿说的很对。这个《绿叶》可惜了十老哥的好文笔,我想还是他的思想“紧箍”。写性不是问题,如果让人看完性后想到的不是性,那才是高招。——为力
我还要说一句的是“《绿叶》中,作者将人生的磨难稀释得没了踪影,”正是小说的精到之处。——冬雪儿(朱晓玲)
读者看完作品后想什么,作者是无法左右的。
即便是写实的文学作品,包括自然主义的描写,也会有所取舍。
即便是写实的文学作品,包括自然主义的描写,也会有所取舍。
冬雪儿的评语有意思,能发挥一下吗?——tukeli
一次突发事件后,一家三口分为三地,最终导致妻离子散,在我感觉,是很悲惨的一件事,而作者没有在这方面着太多的笔墨,所以我说作者是在有意稀释人生的磨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人翁华扬心灵的孤独就得到了释放,没有。流落异乡的他只有借助性借助对女性的爱慕来排解心灵的孤独和凄冷。
我很想再深入地谈一下读后感,但实在是不能也不敢耽搁太多的时间,只好抱歉地说声对不起,我在此打住了。——冬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