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朱晓玲中篇小说村官余老黑 |
分类: 中篇小说 |
16岁的年龄,应该是在学校读书的年龄。可是余黑皮于2年前就已经辍学了。导致他辍学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其一,在学校,班主任从来不拿正眼看他。而且班上发生的任何不好的事情,(比喻谁的东西丢了,比喻打架、比喻课堂上有噪音、比喻谁骚扰了女生)他从来就是老师怀疑的第一对象。因此,老师动辄就不问青红皂白地在课堂上批评他。让他在教室门口罚站也是常有的事。因为老师对他的另眼相待,同学们对他的欺侮也就更是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同学们一搞就结成帮子一伙一伙地肆意嘲笑他、打骂他、挑逗他。使他避之不及、使他忍无可忍。其二,因为穷,余黑皮到13岁了,还一直穿着开裆裤。同学们一搞就对他进行恶作剧。总是趁他不备之时,轮番着将手直接伸到他的胯裆,抓住他的小鸡鸡拉着左右摇摆。嘴里振振有辞地嘻戏:摆摆摆/小吊钟/摆摆摆/小吊钟/嘀嘀/九点啦/上课啦……总是将余黑皮拉得“嗷嗷”乱叫,他们也不松手。往往在这种时候,忍无可忍的余黑皮总是会不顾一切地同这些拿他取乐的同学们往死里打一架的。而最终的结局当然是势单力薄的他常常会被众多同学按在地上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抱头鼠蹿……其三,也是因为穷,余黑皮无法按正常时间缴纳每学期2元钱的学杂费。老师一搞就故意在课堂上向他追要学杂费。老师在课堂上说:“余黑皮,你的学费准备啥时缴?”坐在最后排,本来就很自卑的余黑皮即刻低垂下了头。老师又说:“你不要小小年纪就继承你地主老爹剥削阶级思想的衣钵。你不缴纳学费,就是剥削阶级思想在作怪。打倒剥削阶级!打倒地主狗崽子!”老师说到激动处时,振臂一呼,竟然喊起了口号,同学们当然是热烈响应。瞬间,课堂成为批斗余黑皮的现场会。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将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
老师在课堂上调笑余黑皮也是常有的事。比喻说有一年(这一年好象是余黑皮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快到国庆节,老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给大家布置的作文题是“颂‘十一’”。老师说以诗或词或散文的形式表现都行。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还给同学们读了几首唐诗和李清照的词。老师还特别将李清照的《醉花阴》抑扬顿挫地多读了几遍。老师读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几遍读完后,老师象是还没有由词的意境中拔出来似地,眯缝着一双一只大一只小的眼睛望着教室的一角,喃喃而语:“你们瞧瞧你们瞧瞧,多好的词啊,多么凄婉悱恻的意境啊。将一个‘愁’字表现得是那样的幽深而凄绝……”老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李清照的词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余黑皮,歪斜着头望着讲台上的老师,表面看上去象是在认真听课,其实他的思想早就开了小差、走了神。他觉得老师这节课讲得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本来是“庆十一”,庆祝就是高兴嘛,老师为何要讲“愁”呢?余黑皮歪斜着头暗自思量,如何也想不明白“庆祝”与“愁”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在心中一个劲地默默地念着“愁愁愁、哭哭哭、喜喜喜……以他的智商理解,愁就是哭,哭就是愁。“咿呀呀”,他突然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他这一声“咿呀”,使班上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齐刷刷地回望着他。“余黑皮,你捣什么鬼?站起来。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破坏革命的课堂纪律?”老师愠怒地吼道。
“我……”木木地站起来的余黑皮,只是“我”了一声,就不想讲下去了。他觉得没有必要将刚才想起来的一件令他十分兴奋的事儿讲出来,这是他的秘密。他觉得自己有权保留。他就缄口不语,愣头愣脑地站在那儿,照样想着他的心思。他继续回想着前几天的一个情景。
这个情景是这样的:一日傍晚时分,有个外村来的炸米泡的师傅在他们村的西头架起炸米泡的机器,“嗵嗵”地一锅一锅炸着米泡。没一会功夫,整个村子的上空弥漫着米泡特有的香味,煞是诱人。正在外面玩耍的余黑皮颠颠地跑回家吵着闹着要母亲也拿米去炸米泡吃。母亲经不住他软磨硬缠就同意了。蓬头垢面的母亲唉叹了一声,就到米缸舀了点米装进日本料素袋中递给刚进门的大黑,说:“大黑,去、去炸锅米泡回,黑皮这个劫薮馋嘴。”刚进门的大黑很不情愿地接过装着米的袋子,狠狠地剜了一眼得意地站在一边的弟弟,嘴里嘀嘀咕咕地不知叨唠着什么往外走。黑皮不管哥高兴不高兴,他也要跟着哥一块去。哥说:“你跟着干啥?象个尾巴。滚回去。”他根本不理踩哥的大声呵叱,执拗地跟在哥的后面往前走。脾气粗暴的哥转身就狠狠地掴了他一耳光。被打得懵头转向的他“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哥掴了他一耳光后,还指着他的鼻尖问:“你还跟着啵?再跟我再打……” 他一想到这个情景,一首他认为很好的诗,就在心中横空出世:“‘十一’到/‘十一’到/家家户户炒米泡/小的哭大的闹/大的把小的打得蹦蹦跳……”这是余黑皮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将作文在课堂上顺畅地做完(他最怕上作文课。一上作文课他就头疼)。这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