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晓玲随笔:《我为一种疏忽而痛心疾首》

(2006-07-17 11:35:56)
标签:

朱晓玲随笔北戴河

我为一种疏忽而痛心疾

北戴河休假

尊铜像边走过

依稀记得他是应当时朝

分类: 散文随笔

我为一种疏忽、懒惰而痛心疾首

朱晓玲

 

在北戴河休假的那段时间,每天,我们的二次或三次由北戴河创作之家住处到达海边的途中,总是要经过一尊面海而立的铜像。这尊铜像的主人是位外国人,名为金达。他就是发现北戴河是一避暑胜地第一人。由于他的发现及发现后他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宣传,使得北戴河很快名扬海内外,海内外的达官贵人商贾蜂拥而至北戴河建筑风格迥异的别墅、小庭院——那是19世纪初(好像是这个时间)。

 

每当我由这尊铜像边走过,心中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和感激——敬重一位外国人对中国山水和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铜像的下面有段关于金达生平的简介文字,依稀记得他是位英国的铁路工程师,还依稀记得他是应当时朝廷之邀请,到中国来勘察铁路建筑线路时发现的北戴河。本来在我看到这段文字时,有几次有想动手将这段文字记录下来的冲动,结果被一种依赖思想占了上风,就放弃了。我想,网络如此发达,信息如此流畅饱满,必定是能在网络上找到金达与北戴河之缘的相关资料的。然而现实证明,我错了。当我今天在行文时,想找到金达的相关资料时,用了各种方式在网上寻找,也没能找到金达如何发现北戴河的任何资讯。这个现实对我无论如何是种打击或者说是对我懒惰的惩罚。惩罚的结果是我无法完成我想写的一篇随笔。

 

我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和懒惰而痛心疾首,羞愧万分。

我还想说的是,为何我们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网络时代,不用最简洁的方式——文字,记住一位外国友人对中国山水发现和热爱之情呢?

 

我将此段文字记入博客,目的是要狠狠羞辱我的懒惰!痛了才会铭记,以后不要重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