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朱晓玲论创作也是后记我别无所求仅仅是热爱文学而已。 |
分类: 文学评论 |
不知由什么时候开始,心灵深处滋生了一种本能的拒绝和深重的悲哀。时时刻刻总想面对无言的电脑,无言地静坐。无处不在的人性的丑陋表演和愚昧无知,狡诈和玩弄权术,使你既怜悯又悲痛。很多时候,面对生活的黑暗和人间的丑恶时;看着那些面对善良和真诚显现愚昧、狡诈及凶残和暴力、而在权力面前奴性十足又极端卑微的人的表演时;当目睹人性的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张牙舞爪大行其道时;当权力者(无论大小权力者)们肆无忌惮地挥攉权力践踏人性的善,张扬人性的恶时,一种凄凉的悲苦常常使我陷入深深的无望、困顿和迷茫之中。这种无望和困顿几乎要使我丧失所有的信心,使我对人性及人性的本质发生质疑。这种质疑在我的《大雪有梦故里难归》、《生活如烟》、《瘫儿》、《冬日的季风》、《来自天国的欺骗》等小说中都有所表现。但是我知道,我的小说中所表现的远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来得深刻、来得残酷及精彩。
其实,现实生活的戏剧性和残酷性绝对远远超过我们写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由此,很多时候,我有一种被生活的本身在不断地鞭挞和质疑着的强烈危机感。我痛彻地感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质疑着我作为一个创作者的洞察力和驾驭力。生活常常无情地嘲笑着我:你是懦夫。你的作品全是他妈软不叭叽的玩意儿。你目睹了多少人间的黑暗和肮脏、丑恶和奸诈、虚伪和歹毒,你为什么对这些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面对这样的质疑和诘问,我无言以对,我无地自容。我唯一可说的是,从今往后,我是会不断调整我的创作思路,写出令亲爱的读者满意,也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我一定会努力的!
另外,我要说的是,我收集在这本“自选集”中的所有小说、纪实文学、人物专访、文学评论,都是近几年相继发表在《中国作家》、《青海湖》、《广州文艺》、《今日名流》、《女子文学》、《农民日报》、《当代人》、《读书时报》、《文论报》、《枫叶》等报刊、杂志上的作品。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曾经以《冬日的季风》命名出版过一部集子。今天,当我在编选这本专集时,之所以又将中篇小说《冬日的季风》收入进来,是因为这部中篇小说我比较钟爱,但愿您也能喜欢;还有如《抓老鼠》、《冢边的小屋》、《如水的女孩》、《小河水哟女人泪》等,这几篇我早期创作的比较短小的小说,也是我比较钟爱的篇章,故也被收入到这本“自选集”中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早几年应某杂志之约,写就的纪实文学《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和我最近完稿的中篇小说《瘫儿》,在题材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我在中篇小说《瘫儿》中,只写了弃婴瘫儿一个人的命运;而在纪实文学《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中,我写的是一群被遗弃的儿童的命运。这些被亲生父母所遗弃的儿童的命运,无疑都是不幸的、悲惨的,更是值得每个有良知的人同情的。无论是在写《瘫儿》的时候,还是早几年前在采访和创作《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的过程中,我除了为这些悲苦的幼小生命感到心酸、感到悲痛,也为他们流了很多泪之外,还有痛恨。痛恨那些泯灭人性的枉为人父枉为人母的男人和女人们。
……现在,我依然常常会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在人口稠密的闹市区,看到成群结队的流浪儿在伸着肮脏的小手向过往路人讨要。有的甚至拽着路人的衣服,或抱着路人的腿,完全是一副你不给钱,就绝对不放行的架式。从他们幼小稚嫩的脸上,看不到那怕是一丝丝的、作为人的尊严和羞耻感。这绝对是一幅令人心寒、令人悲哀的景象。谁是制造这幅悲哀景象的主凶?我始终在心中这样诘问自己。因此,继《无辜的生命不容遗弃》之后,我怀着一颗无限悲悯之心,又写了《瘫儿》。我是希望自己微弱的呼吁,能唤醒人们麻木的人性及人性的良知。
将近几年散发的部分文章收集起来出版这本“自选集”,是不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心愿、抑或旨在一种证明,我真的是无法界定。我只是在冥冥之中感觉,应该对一如继往关注着我、默默地支持着我的亲人、老师、朋友们有所回馈。我想我只能用这种方式向遥远又无处不在的亲人、老师、朋友们,表示我最深重的感激之情和我最深切的怀想。我之所以能在文学这条路上坚守至今天,除了因为我自身无法逃遁的文学情结使然外,更重的是亲人和读者朋友们热切的期待和深情的关注,在永远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推动着我,向前向前向前!越往年轮的深处走,对文学创作,越是欲罢不能。越是深切地感到,文学创作,就是我今生今世的生活的信念、人生的信念,是我无法释怀的一种情结;越往生活的实处看,我越是深切地感到,除了文学,我将什么都不是。尽管文学这条路上,同样充满着荆棘、坎坷和艰辛。但是,只有在文学这条路上行走时,才会有缕缕阳光照进冷寂的心灵;才会感觉到有温暖的手拉着你前行;才会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你并为你高高地擎着一盏明亮的灯。向你昭示着生活和生命的希望,并召唤着你往前走,向着高高擎着的那盏明灯——永不回头。
在这篇“后记”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著名评论家周政保先生在他的《精神的出埸》一书的“后记”中写到的一句话:“我别无所求,仅仅是热爱文学而已。”我将此段文字引用至我的后记中来,并作为我后记的结束语,是我感觉到,这一段文字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我为什么“坚守着”的心态。但愿周政保先生看到了此文后,一定不要责怪我不仅盗用了您的文字,而且盗用了您的态度,是为感谢!
最后,我着重要说的是,深重地感谢编辑家章仲锷老师为我的“自选集”而写的《序》。我在遥远的南方向您深深地鞠躬、致意!
全文完